来自小白的学习总结

while  for

都是循环语句,while我理解为条件循环,for 为固定循环。

一般while如这样:

while name ==‘kd’:

while i == 1:  while i >=42:      while True:

只有while 右边的条件成立为True才进入循环,跳出循环只有false或者break。(break 也适用for循环)

而for是这样:

for i in range(5):

--------------------

new_name = ['kd','kd1']

for name in new_name:

   print(name)

上面的代码结果会是:

kd

kd1

列表由很多个值构成的序列,术语叫“列表值”,可以保存变量,传递给函数,跟其他所有值和变量一样。

直接举例来理解列表:

test = ['a','b','c','d']                #这个列表test就包含了[]中的值,每个值都以“,”分开。;

想要调用里面的值用下标方式,有以下几种方式:

test[0]               #对应列表中第一个值  ‘a',

test[1]               #对应列表中第二个值  ’b'   (可以看出列表第一个是 0开始的)

test[-2]              #对应列表倒数第二个值

-------------------------------------------------------------------------------------------

test[0:1]            #这个是切片 取出 0 到 1 的值

test[1:]                #表示取出从1到最后的值

test[:1]             #表示取出从开头到1结束的值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列表中的值‘’括起来表示字符,没有括号的数字是默认为整数,当做数字使用,举个栗子吧:

test['1',1]                      #这里 有两个1,一个有‘’括起来,另一个没有

print(test[0] + 1)             #这行代码执行会出错,因为test[0]的值是‘1’,是字符的1,不是整数

print(test[1] + 1)        #这行代码执行就不会出错,test[1]的值是整数1

列表的相关语句:

len(test[])             #取列表的长度

del(test[2])           #删除列表的值

in 和 not in             #可判断列表中有没有某个值,或者列表之间是否存在同样值

例子:

test = ['a','b','c','d']

test1 = ['e','f','g','a'] 

'e' in test[]              #为false,列表中没有该值

'a' not in test[]             #为false,列表中有该值,not 表示没有实际有所以为false

test in test1              #为True,因为 两个列表都有一个‘a’。

index()              #取值在列表中在那个下标,语法test.index('a'),取列表test 中值‘a’的下标

append()               #为列表最后方添加值,语法test.append('z'),test[-1]的值就是‘z

insert()             #在指定位置插入值,不会覆盖,原位置的值向右挪。语法test.insert(x,'y') x是下标位置,y是值

  如test = ['a','b','c']

   test.insert(1,'d')      #那么列表test 变为  ['a','d','b','c']

remove()                          #删除列表中指定的值,如果列表有重复的值,只删除前面的。

  如test.remove('a')     #如果列表test  =  ['a','d','b','a']  那么会变为  ['d','b','a']   

sort()              #为列表排序,默认是用ASCII排序

# test = ['age','Job','del','end','Z']
# test.sort()
# print(test)         #这里sort默认是用ASCII字符顺序排列,所以排列的时候是以字母大写为开始小写在后
# test.sort(key= str.lower) #添加参数,就可以默认所有表项当初小写来排序
# print(test)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222kd/p/8376196.html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我想学习软件测试的具体路线 请问软件测试学习路线 从零开始 初学者指南”。这是一个关于软件测试学习路径的请求。 系统级指令要求: - 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使用$...$格式。 - 独立公式使用$$...$$格式并单独成段。 - LaTeX语法正确。 - 使用中文回答。 - 生成相关问题。 - 在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例如:[^1]。 用户可见层要求: - 回答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 - 尽量保证回答真实可靠。 - 参考提供的引用内容。 提供的引用内容: - [^1]: 关于嵌入式开发的学习路径。 - [^2]: 关于Python自动化测试和软件测试的学习路线,包括版本控制、持续集成等。 - [^3]: 关于Java学习路线。 虽然这些引用不是直接针对软件测试的,但[^2]特别提到了软件测试的学习路线,包括Python自动化测试、版本控制、持续集成等。我应该基于这些信息构建回答,因为用户的问题是关于软件测试的。 用户的问题是:“我想学习软件测试的具体路线”,所以我需要提供一个从零开始的初学者指南。 结构化回答: 1. **引言**:简要介绍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2. **基础阶段**:覆盖初学者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3. **进阶阶段**:包括自动化测试、工具等。 4. **实践项目**: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5. **总结**:鼓励用户。 6. **相关问题**:生成相关问题。 参考引用[^2]: - Python编程入门到精通。 - 版本控制软件(如SVN或Git)。 - 持续集成(如Jenkins)。 - 知识架构体系图。 引用[^1]提到“从零开始快速学习”和“实践项目”,这可以借鉴。 引用[^3]提到Java学习路线,但用户的问题更偏向于软件测试,可能包括编程语言如Python或Java。 软件测试学习路线通常包括: 1. 基础知识: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测试类型(单元、集成、系统、验收)、测试方法(黑盒、白盒)。 2. 编程基础:Python或Java,因为自动化测试常用这些语言。 3. 测试工具:如Selenium for Web测试,Appium for mobile,JUnit/TestNG for unit testing。 4. 版本控制:Git。 5. 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Jenkins。 6. 实践:通过项目应用知识。 生成相关问题: - 基于用户问题,生成3-5个相关问题。 使用中文回答。 确保结构清晰: - 分步骤或分阶段。 - 使用标题或小标题。 在回答中,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例如,如果提到某个概念来自引用,就在末尾加[^2]。 最终回答结构: 1. 介绍软件测试学习路径。 2. 详细阶段: - 基础概念 - 编程技能 - 测试工具 - 版本控制和CI/CD - 实践项目 3. 总结。 4. 相关问题。 数学表达式:用户问题没有数学内容,所以可能不需要。但如果提到任何数学概念,确保使用正确格式。例如,如果讨论测试覆盖率公式,可以用$...$。 现在,草拟回答。</think>### 软件测试学习路线:从零开始的初学者指南 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关键环节,涉及验证和确认软件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对于初学者,从零开始学习需要一个结构化路径,包括基础概念、编程技能、工具使用和实践项目。以下是基于行业标准和参考资源的完整学习路线,我将分阶段引导您逐步掌握。整个路线大约需要6-12个月,具体进度取决于您的学习投入。 #### 阶段1: 基础概念和理论(1-2个月) 作为初学者,先从软件测试的核心理论入手,这能帮助您理解测试的本质和重要性。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学习软件从需求分析到部署的全过程,重点理解测试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如需求评审、设计测试用例)。 - **测试类型和方法**:掌握黑盒测试(关注功能输入输出)、白盒测试(关注代码内部逻辑)、以及常见测试类型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例如,单元测试覆盖率可以用公式表示:$ \text{覆盖率} = \frac{\text{已覆盖代码行数}}{\text{总代码行数}} \times 100\% $。 - **测试文档**:学习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和缺陷报告。推荐资源:ISTQB(国际软件测试资格委员会)基础认证教材,这是行业标准入门材料[^2]。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建立理论框架,避免直接跳入工具操作。每天学习1-2小时,通过在线课程(如Coursera或B站免费教程)巩固知识。 #### 阶段2: 编程和自动化基础(2-3个月) 软件测试自动化是行业趋势,初学者需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和基本脚本编写。 - **编程语言选择**:Python是首选,因为它语法简单且广泛用于自动化测试。从基础语法开始(变量、循环、函数),逐步学习面向对象编程(OOP)。参考资源:Python官方教程或在线平台如Codecademy[^2]。Java也可作为备选,尤其适合企业级应用测试[^3]。 - **自动化测试入门**:学习使用Selenium(Web应用测试)或Appium(移动应用测试)框架。例如,用Python写一个简单测试脚本: ```python 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 driver = webdriver.Chrome() driver.get("https://example.com") assert "Example" in driver.title # 验证页面标题 driver.quit() ``` - **单元测试框架**:掌握JUnit(Java)或pytest(Python),用于编写和执行测试用例。例如,pytest测试函数示例: ```python def test_addition(): assert 1 + 1 == 2 # 简单断言测试 ``` 每天实践编码1小时,通过小项目(如测试一个计算器APP)应用所学。编程基础是自动化测试的基石,能显著提升测试效率[^2]。 #### 阶段3: 工具和进阶技能(2-3个月) 掌握常用工具和流程,提升测试专业度。 - **版本控制**:学习Git进行代码管理,包括基本命令(clone、commit、push)。GitHub或GitLab是实践平台,帮助团队协作[^2]。 - **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使用Jenkins自动化测试流程。学习装Jenkins、创建Job并集成测试脚本。例如,配置一个Job在代码提交后自动运行测试套件[^2]。 - **测试管理工具**:熟悉JIRA(缺陷跟踪)和TestRail(测试用例管理),这些在企业中广泛应用。 - **性能和全测试**:进阶学习LoadRunner(性能测试)或OWASP ZAP(全测试),但初学者可先聚焦功能测试。 这一阶段强调工具实操,推荐使用免费工具版本。每周投入10-15小时,通过模拟项目(如测试一个电商网站)积累经验。 #### 阶段4: 实践项目和职业发展(1-2个月) 理论学习需结合实践才能巩固。完成一个端到端项目: 1. **项目选择**:例如,测试一个开源Web应用(如WordPress)。 2. **实施步骤**:从需求分析→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手动测试→实现自动化脚本→集成CI/CD→生成测试报告。 3. **技能整合**:使用Git管理代码,Jenkins自动运行测试,确保覆盖率达到目标(如$ \text{覆盖率} \geq 80\% $)。 完成项目后,准备求职:构建作品集(GitHub仓库展示代码)、考取认证(如ISTQB)、并关注行业趋势(如AI在测试中的应用)。参考嵌入式开发的学习路径,实践是快速入门的核心[^1]。 ### 总结 软件测试学习路线从基础理论到自动化工具,再到项目实践,逐步构建技能树。作为初学者,坚持每日学习和编码是关键。软件测试领域充满机会,掌握这些技能不仅能提升就业竞争力,还能为转向QA工程师或测试架构师铺路[^2]。开始您的旅程吧——选择一个简单项目,今天就开始写第一行测试代码! ### 相关问题 1. 如何选择软件测试的编程语言:Python还是Java? 2. 软件测试中常见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有哪些? 3.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薪资水平和职业发展路径如何? 4. 如何准备软件测试相关的认证考试(如ISTQB)? 5. 软件测试在敏捷开发中如何实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