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DS大气科学与气象分析可视化实战讲义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GRADS是一款开源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软件,广泛应用于气象和地球科学领域。本压缩包提供了一个面向大气科学和气象学用户的GRADS教程或讲义,涵盖了数据处理、分析、绘图等核心功能。通过实例教学,用户将学习数据导入、命令语法、绘图操作、脚本编程、数据处理、地图投影、交互式操作及图形输出保存等关键知识点,增强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能,助力气象数据的准确解读和预测。 GrADS

1. GRADS软件简介与应用领域

在气象和地球科学领域,数据可视化和分析工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RADS(Grid Analysis and Display System)是一款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开发的专业软件,用于处理和展示气象及气候数据。它的强大之处在于能够处理大量科学数据,并以直观的图形展示出来。

GRADS在数据处理上的灵活性,使其成为行业专业人员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它不仅支持多种数据格式,还能与多种编程语言集成,为用户提供了高度的定制化选项。此外,GRADS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是培养气象、地理信息科学等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工具。

随着开源技术的兴起,GRADS也在不断地改进中,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科研和教学需求。无论是用于科研还是教学,GRADS都是一个强大的平台,可以支持从数据处理到成果展示的每一个步骤。接下来的章节,我们将深入探讨GRADS的具体应用,揭示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强大功能和操作技巧。

2. 数据导入与处理

2.1 数据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2.1.1 支持的数据格式介绍

GRADS(Grid Analysis and Display System)是一款广泛应用于气象学、气候学和地球科学领域的数据分析和显示软件。它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包括但不限于GRIB、NetCDF、HDF以及ASCII文件。每种格式都有其特点和应用场景,用户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数据来源选择合适的格式进行数据导入。

GRIB(General Regularly-distributed Information in Binary form)格式,是由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一种二进制数据格式,广泛用于存储和传输气象数据。GRIB格式因其压缩效率高、数据组织规范而受到青睐。

NetCDF(Network Common Data Form)是一种用于存储和描述大型多维数组数据的文件格式,非常适合于科学数据分析。NetCDF格式支持多种平台,便于数据共享和访问。

HDF(Hierarchical Data Format)格式由美国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NCSA)开发,主要用作存储和分发大量科学数据集的应用程序接口和文件格式。HDF支持高效的数据访问和压缩。

ASCII文件是基于文本的数据格式,每一行可以包含数据集的一个或多个值。ASCII文件易于创建和编辑,但相比二进制格式,其存储效率较低。

2.1.2 数据导入的常用命令

为了导入数据,GRADS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命令。其中 d 命令用于打开或关闭数据集, s 命令用于显示数据集的结构信息, c 命令用于定义数据集的子集。

d file_name

使用 d 命令导入数据集。 file_name 可以是文件路径或者URL,指向需要导入的数据文件。若需要关闭数据集,可以使用 d 命令并加上 off 参数。

s file_name

使用 s 命令显示数据集的结构信息,包括变量名、维度以及数据范围等。

c file_name i/j/k/l

c 命令用于创建数据集的子集。其中 i/j/k/l 表示对数据集的指定维度进行切片操作。

在导入数据时,用户应该根据数据文件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和使用上述命令,以实现数据的正确导入和处理。

2.2 数据预处理操作

2.2.1 数据清洗的步骤和要点

数据清洗是数据分析前的重要步骤,目的是为了提高数据质量,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GRADS提供了多种数据清洗功能,包括缺失值处理、异常值检测等。

在GRADS中,数据清洗的基本步骤如下:

  1. 导入数据集。
  2. 使用查询和筛选功能检查数据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处理缺失值,可以通过删除、插值或者指定默认值等方法来修正。
  4. 检测并处理异常值,可以根据数据集特性或者业务需求来定义异常值,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2.2.2 数据转换和格式化技巧

数据转换是为了满足后续分析的需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变换,比如单位转换、数据类型转换等。GRADS允许用户定义数据的变换函数,以便进行复杂的转换操作。

数据格式化通常是为了使数据更加统一和标准化。例如,将日期时间字符串转换为统一的格式,便于后续处理和分析。

在GRADS中,数据转换和格式化的技巧包括使用内置函数、自定义函数以及脚本编程。下面是一个使用GRADS内置函数 regrid 进行数据重采样的示例:

regrid source_dataset target_dataset

该命令将 source_dataset 的数据重采样到 target_dataset 的网格上。

此外,GRADS还支持正则表达式等高级功能,用于在数据导入阶段就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和清洗。

2.3 数据集的基本操作

2.3.1 数据集的打开与关闭

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打开所需的数据集。GRADS中打开数据集的基本命令是:

d file_name

其中, file_name 是需要导入的数据文件的名称,可以是本地文件路径,也可以是网络资源的URL。GRADS会自动识别文件格式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当数据集不再需要时,应该及时关闭它以释放系统资源。关闭数据集的命令如下:

d file_name off

2.3.2 数据集内容的检查与编辑

导入数据集之后,通常需要进行检查以确认数据集的结构和内容。GRADS提供了一些命令用于查看数据集信息。

使用 s 命令可以查看数据集的详细结构:

s file_name

如果需要对数据集中的变量进行编辑,比如重命名变量、修改变量属性等,GRADS提供了一些更高级的命令来实现这些操作。

例如,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来更改变量的名称:

rename new_name old_name

上述命令将 old_name 变量的名称更改为 new_name

此外,GRADS还支持脚本编程来自动化执行复杂的数据集检查和编辑任务。

通过以上内容介绍,可以看出GRADS在数据导入与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下一章节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GRADS的命令语法,这是掌握GRADS操作的核心部分。

3. GRADS命令语法学习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GRADS命令语法的核心元素,这是熟练使用GRADS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形绘制的基础。我们将从命令结构开始,逐步深入到具体命令的使用,详细解析常用的命令,以及它们的参数和选项。

3.1 GRADS命令结构

3.1.1 命令的组成与执行

GRADS命令通常由命令关键字和参数构成。命令关键字是必须的,而参数则根据具体的命令而定。命令通常在GRADS命令行中执行,也可以通过编写脚本来批量执行一系列命令。

一个典型的GRADS命令格式如下:

command_name -option1 value1 -option2 value2 ...

其中, command_name 是命令关键字, -option1 -option2 是该命令支持的参数选项, value1 value2 是对应参数的具体值。

例如, open 命令用于打开一个新的数据集,其基本格式为:

open dataset_name

这里, open 是命令关键字, dataset_name 是需要打开的数据集名称。

3.1.2 命令的常见参数与选项

GRADS命令提供了丰富的参数和选项,以支持灵活多变的数据处理和图形绘制需求。一些命令共用参数,如 -verbose -quiet 等,控制命令执行过程中的信息输出。

例如, set 命令用于设置GRADS的环境变量,其执行格式为:

set parameter [option1 value1, option2 value2, ...]

其中, parameter 是需要设置的参数名称,如 grid title lat 等,后续的 [option1 value1, ...] 是可选的参数选项。

3.2 常用命令详解

3.2.1 数据操作命令

数据操作命令是GRADS中用于读取、保存、删除和管理数据集的基础命令。 open save close 等命令对于数据导入与处理至关重要。

命令:open

open dataset_name

open 命令用于打开一个数据集。GRADS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包括NetCDF、GRIB、HDF等。执行该命令后,数据集将被加载到GRADS中,供后续的处理和查询使用。

3.2.2 信息查询与状态显示命令

GRADS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查询与状态显示命令,帮助用户获取当前GRADS环境的状态以及正在操作的数据集的详细信息。

命令:dset

dset

dset 命令用于列出当前已打开的数据集。它显示了所有活跃的数据集的信息,包括数据集名称、数据格式、时间步长和变量等,这对于管理工作空间中的数据集非常有用。

通过本章节的介绍,我们学习了GRADS命令语法的基础知识,包括命令的结构和常用命令的详细解析。这些知识为后续章节中数据操作和图形绘制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讨GRADS中的绘图操作和自定义样式,以实现更高级的数据可视化。

4. 绘图操作与自定义样式

4.1 基本绘图操作

4.1.1 二维绘图命令使用

二维绘图是GRADS中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操作之一,它能够快速地展现数据的二维分布特征。在GRADS中,常用的二维绘图命令是 d ,它可以绘制数据变量的等值线图。

示例命令如下:

d set gxout=contour
d x,y,z

在此命令中, set gxout=contour 是设置绘图类型为等值线图, x y 分别代表要绘制的等值线图的横纵坐标变量,而 z 是需要展示的数据变量。通过调整 d 命令中的其他参数,我们可以改变等值线的颜色、线型和间隔等。

4.1.2 三维绘图命令使用

三维绘图在GRADS中提供了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去理解数据的三维分布特征。三维绘图命令以 ds 开头,它允许用户对数据进行旋转和缩放,以便更好地观察数据的三维结构。

基本的三维绘图命令如下:

ds set gxout=contour3
ds x,y,z

这里的 set gxout=contour3 命令用于设置绘制三维等值线图。与二维绘图类似, x y z 分别代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和数据变量。此外,GRADS还提供了多种三维图形类型,如体绘制(volume rendering)和曲面绘制(surface),可以通过更改 ds 命令中的参数实现。

4.2 高级绘图技巧

4.2.1 颜色、符号和图例的自定义

GRADS提供了丰富的绘图个性化设置选项。用户可以通过修改颜色映射、符号样式以及图例的显示方式来增强图形的表达力和可读性。

使用 set gxout=contour set ccols 命令可以定义等值线的颜色映射:

set gxout=contour
set ccols=10  # 设置等值线颜色映射为10种颜色

通过 set pens 命令可以自定义线条的类型和宽度:

set pens line_type=1 line_width=2

为了在绘图中添加图例,使用 set grads Legends On/Off 命令来控制图例的显示与否。图例的详细设置可以通过编辑图例文件 legends.user 来完成。

4.2.2 绘图模板的创建与应用

模板功能允许用户保存一组绘图设置,以便在将来的绘图任务中快速复用。这包括坐标轴设置、颜色映射、符号样式等。创建绘图模板的步骤如下:

  1. 首先,对绘图进行个性化设置,如上述颜色、符号的自定义。
  2. 使用 write template 命令保存当前绘图状态为模板文件:
write template "my_template.ctl"
  1. 在需要应用模板的时刻,可以使用 read template 命令加载模板:
read template "my_template.ctl"

创建的模板文件 my_template.ctl 将会包含所有预先设定好的绘图参数,未来仅需通过简单的命令即可应用这些参数,极大提高了绘图效率。

通过上述的操作,用户可以快速创建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图形,进一步提高GRADS绘图的能力。无论是用于科学报告还是演示,这种高度定制化的图形展示方式都将让数据的可视化表现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

5. GRADS脚本编程技巧

5.1 脚本基础知识

5.1.1 脚本文件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RADS脚本是一种用于自动执行GRADS命令的批处理文件,它的存在极大地简化了重复性的工作流程。一个标准的GRADS脚本文件通常包含一系列的GRADS命令,这些命令可以按照特定的顺序执行,以完成数据处理、绘图、分析等任务。

脚本文件的结构通常如下: 1. Shebang行 (可选):在脚本的第一行指定解释器路径,如 #!/usr/bin/env grads 。 2. 初始化部分 :设置环境变量,定义脚本需要用到的函数或者变量等。 3. 命令序列 :这是脚本的主体部分,执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操作。 4. 结束部分 :可选部分,可以用来执行清理任务,如关闭数据集,退出GRADS。

编写脚本时需要遵循的规则包括: - 使用正确的注释符号 # 来对代码进行解释。 - 每一行只写一个命令,除非使用分号 ; 将多个命令连接在一行中。 - 保持缩进和空格的一致性,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 使用变量来保存常用的数据或路径,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5.1.2 脚本中的循环和条件语句

在GRADS脚本中,循环和条件语句对于复杂任务的自动化执行至关重要。GRADS使用 loop if 结构来实现这些逻辑。

例如,使用 loop 结构进行循环操作:

loop (i=0,5,1)
  cdef "contour file.ctl"  # 打开新的控制文件
  set gxout shaded
  set grads off
  cdo $i
  d "frame $i"
end loop

而使用 if 结构实现条件判断:

set gxout shaded
set grads off
if ("$1" .eq. "high")
  cdo "high"
else if ("$1" .eq. "low")
  cdo "low"
else
  cdo "medium"
endif

5.1.3 脚本参数的传递与使用

参数是脚本灵活处理不同任务的关键。在GRADS脚本中,参数可以通过命令行传递给脚本。例如:

grads -c "do.scr myparam"

在脚本中,参数可以使用 $1 $2 等变量来引用:

cdef "$1.ctl" # 使用第一个参数作为控制文件

5.1.4 错误处理与日志记录

在编写GRADS脚本时,正确处理可能出现的错误是确保脚本健壮性的关键。通过编写错误处理逻辑,可以在命令执行失败时提供反馈,并记录日志信息以便问题追踪和调试。

try
  cdef "$1.ctl"
catch
  echo "Error: Cannot open control file $1.ctl"
end try

5.2 脚本高级应用

5.2.1 函数和子程序的使用

为了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GRADS支持在脚本中定义函数和子程序。函数可以接受参数,返回结果,而子程序则用于执行一系列操作,但不返回值。

函数定义和使用示例:

func myfunc(x) return (x * x)
echo %myfunc(5)  # 输出 25

子程序定义和调用示例:

sub mysub
  print "This is a subroutine."
end sub
mysub

5.2.2 脚本的调试与优化方法

调试是发现脚本中错误和性能瓶颈的过程。GRADS允许你使用 print 命令来打印变量的值或者命令的执行状态,帮助你理解脚本的执行流程。

print %time     # 打印当前时间
print `cdo 5`   # 打印最后一个命令的输出

优化脚本可以从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处理、合并命令、使用变量以及减少文件I/O操作等方面入手。合理利用脚本的函数和子程序可以使代码更加模块化,易于维护。

5.2.3 性能优化技巧

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或复杂绘图任务时,性能优化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常见的优化技巧包括: - 预先计算并存储重复使用的数据值。 - 合并绘图命令以减少绘图操作的次数。 - 避免不必要的文件读写操作,尤其是在循环中。 - 使用更高效的数据格式,比如 grib 格式,如果支持的话。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性能优化示例,通过合并命令减少了绘图操作的次数:

'ga->temp'       # 导入数据
'shade temp'     # 绘制阴影图
'd contour temp' # 绘制等高线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通过一个命令同时完成了导入数据和绘制阴影图的操作,这在处理多个变量时尤其有用。

6. 数据处理:数学运算、统计分析、插值和滤波

6.1 数学运算与统计分析

6.1.1 常用数学函数与运算符

在GRADS中进行数据处理时,数学函数和运算符扮演着基础而重要的角色。它们允许用户对数据执行各种数学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加、减、乘、除、幂运算以及三角函数等。例如,使用GRADS的表达式功能,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符,如 + - * / ^ ,来对导入的数据集进行基本的数学操作。

在GRADS中进行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时,可以利用内置的数学函数,比如 sin() , cos() , exp() , log() , sqrt() 等,来执行各类科学计算。这些函数可以应用于任何数值表达式,并且可以嵌套使用,以实现复杂的数学计算需求。下面展示了一个基本的数学函数和运算符的使用示例:

a = sin(lon)
b = a * cos(lat)
c = a + b

在上述代码中, sin(lon) cos(lat) 分别计算了经度 lon 和纬度 lat 的正弦和余弦值。之后将正弦值乘以余弦值,并与原始的正弦值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c 。这些操作提供了一个灵活的环境,用于执行和分析地理数据集中的数学运算。

6.1.2 统计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统计分析是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GRADS提供了丰富的统计分析功能,能够帮助用户从数据集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推断。GRADS支持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中位数、百分位数等。

进行统计分析时,用户通常会用到 stats 命令,该命令允许用户对指定的区域或者整个数据集进行统计计算。用户可以指定统计的目标变量和输出的统计量。例如,以下命令计算了变量 t 在指定范围内的均值:

stats t [-180:180][0:90] ave

该命令计算了变量 t 在经度 -180 180 度,纬度 0 90 度范围内的平均值。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分析或为决策提供支持。例如,气候学家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来评估特定区域的温度变化,或对历史数据和预测模型进行比较。

6.1.3 代码逻辑的逐行解读

在执行数据处理任务时,理解代码中每一行的具体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使用GRADS进行地理数据统计分析时,每个命令通常都包含特定的参数和选项,这些参数和选项需要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设置。

stats t [-180:180][0:90] ave
  1. stats :这是GRADS中进行统计计算的命令。
  2. t :指定要进行统计分析的变量名。
  3. [-180:180][0:90] :定义了分析的区域范围,这里指定了经度从 -180 180 度,纬度从 0 90 度。
  4. ave :参数 ave 指明了要计算的统计量是平均值。

通过逐行解析代码,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每一步的作用,这有助于我们定位潜在的错误并优化代码。此外,对代码的深入理解还有助于对数据分析过程的监控和控制,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6.2 插值与滤波技术

6.2.1 插值方法的选择与实现

插值是一种估计未知数据点的值的技术,它在气象学、气候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中非常重要。插值可以帮助我们填补数据中的空白,从而为区域内的连续数据提供一个更平滑的视图。在GRADS中,存在多种插值方法,包括线性插值、双线性插值、Cressman分析等。

选择哪种插值方法通常取决于数据的类型和需求。例如,对于较为简单的应用场景,线性插值可能就足够了,而更复杂的应用可能需要Cressman插值等更高级的方法。

GRADS中的插值方法可以通过 interpolate 命令来实现,下面展示了如何在GRADS中使用线性插值:

interpolate linear var_name file_to_interpolate

在这个命令中, linear 是指定的插值方法, var_name 是要插值的变量名, file_to_interpolate 是包含插值数据的文件。GRADS允许用户根据具体需求对插值命令进行调整,比如选择不同的插值点、使用不同的插值算法等。

6.2.2 滤波技术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滤波技术在数据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移除噪声和提取信号方面。GRADS支持多种滤波器,包括简单移动平均滤波器、高斯滤波器、低通和带通滤波器等。这些滤波器可以帮助用户清除数据中的随机噪声,保留所需的信号特征。

滤波技术的一个关键应用是在气候数据处理中减少错误和噪声,这使得数据更加平滑,便于分析和解释。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移动平均滤波器来平滑日温度数据,以消除短期波动并突出显示长期趋势。

下面是一个使用移动平均滤波器的示例:

gsfilter var_name n

在上述命令中, var_name 表示要进行滤波处理的变量名,而 n 指定了要应用的平均窗口的大小。该命令将应用一个简单的移动平均滤波器,窗口大小为 n ,以减少数据集中的噪声。

6.2.3 代码逻辑的逐行解读

gsfilter var_name n
  1. gsfilter :这是GRADS中用于对变量应用滤波器的命令。
  2. var_name :指定了要过滤的变量名。
  3. n :这是一个整数值,指定了应用滤波器的窗口大小。窗口大小决定了滤波器在多大范围的值上取平均,进而影响了数据平滑的程度。较大的 n 值会产生更平滑的数据曲线,但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一些细节丢失。

当使用滤波器处理数据时,理解代码中每一行的含义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调试可能出现的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对结果进行正确的解释。例如,对于上述命令,适当调整窗口大小 n 可以达到最佳的滤波效果,以适应不同的数据分析需求。

7. 地图投影知识与图形输出

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的三维几何形态转换为二维平面表示的过程。不同的投影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因此了解各种投影技术对于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至关重要。

7.1 地图投影的基础知识

7.1.1 投影类型与适用场景

地图投影分为两大类:方位投影和投影投影。方位投影保持角度的真实性,适合显示导航用途的地图。投影投影则保持面积的真实性,适用于专题地图,如人口分布图。

在GRADS中,常见的地图投影类型包括:

  • 等角投影(Azimuthal projections):常用于全球或区域性地图,能较好地保持距离和方向的真实性。
  • 圆锥投影(Conic projections):适用于中纬度地区,可以展示大范围的地图。
  • 圆柱投影(Cylindrical projections):适合展示长条形区域,如赤道附近或沿经线的带状区域。

选择地图投影时需要根据地图的具体需求和研究区域来决定。例如,全球气候变化分析时可能需要使用等角投影来保持全球视角的一致性,而区域气候分析可能更适合使用圆锥投影来展示特定区域的信息。

7.1.2 投影转换的操作与注意事项

在GRADS中进行投影转换,首先需要了解源数据和目标数据的投影定义。通常,GRADS提供了多种内置的投影定义,也可以通过自定义来实现特定的投影需求。

执行投影转换的命令如下:

define grid projection_name projection_parameters;
set gxout shaded;  // 设置输出为阴影图
set grads off;    // 关闭GRADS自身的坐标轴
set gxout shaded;  // 设置阴影图输出
d hgtprs         // 显示高程数据

注意事项:

  • 确保源数据和目标投影的参数一致,以避免地图扭曲。
  • 投影转换可能导致地图边界的错位,特别是在远离投影中心的区域。
  • 进行投影转换之前,最好检查原数据的投影范围和分辨率,以确保转换后的数据精度。

7.2 图形的输出与保存

输出图形是将GRADS的绘图结果保存为图像文件的过程。用户可以控制输出格式、分辨率和图像质量等参数。

7.2.1 图形输出格式的选择与设置

GRADS支持多种图形输出格式,包括常见的PNG、JPEG和TIFF格式。用户可以根据输出需求选择合适的格式。例如,PNG格式无损压缩适合网络传输,而TIFF格式适合保持高分辨率图像质量。

输出命令格式如下:

set output "file_name.extension";  // 设置输出文件名和格式

例如,输出为PNG格式的命令为:

set output "my_map.png";
d hgtprs;                           // 显示高程数据

7.2.2 图形保存与管理的最佳实践

为了有效管理和维护图形文件,建议遵循以下最佳实践:

  • 使用有意义的文件名,方便以后查找和使用。
  • 在保存图形之前,检查并调整图形视图,确保数据清晰可见。
  • 根据需要的分辨率和输出质量设置图像参数。
  • 创建文件夹结构来分类存储不同类型的图形文件,例如将气候图、地形图和分析图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子文件夹中。
  • 定期备份图形文件,防止数据丢失。

通过结合上述内容的深入了解,GRADS用户将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数据展示和处理的需求,从而高效地完成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图形的输出工作。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GRADS是一款开源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软件,广泛应用于气象和地球科学领域。本压缩包提供了一个面向大气科学和气象学用户的GRADS教程或讲义,涵盖了数据处理、分析、绘图等核心功能。通过实例教学,用户将学习数据导入、命令语法、绘图操作、脚本编程、数据处理、地图投影、交互式操作及图形输出保存等关键知识点,增强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能,助力气象数据的准确解读和预测。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