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些年,H5其实更像是手机上的PPT,只支持点击、滑动这些基础手势操作。以内容展示为主,交互形式为辅。
但到了今天,H5的玩法已经有了质的突破。不仅交互形式超多,形式与内容也能紧密结合,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本期来汇总一下当下最热门的H5交互手势。
单击交互

点击是最常见的手势之一,可以用在页面转场上。这种交互手势,一般需要设置点击引导。
引导可以作为注释帮助用户理解H5,让用户跟着H5的思路行动,推动剧情发展。与主题相符的个性化的引导设计,能快速将用户带入情境。
比如红网的《带上“希望的种子”去北京》中,用户可以点击行李传送带上的行李“开箱验货”,查看代表们的建议,聆听他们的故事。
H5用行李箱作为点击按钮,为用户搭建去北京的场景。即使不能亲临现场,也可以“参与”会议,了解到会议内容。

点击手势也常用在测试型H5上,用户点击屏幕选择不同选项,生成专属测试结果。
连击交互

连击交互主要应用在游戏类H5中。连续点击屏幕的节奏感比较强,关联点击次数与积分排名,则会带有竞技性,能刺激分享、吸引更多人参与。
这种单一的交互方式操作比较简单,所以会搭配限时、限次等玩法。
《漫威电影十周年》H5设计了一个“揍”灭霸的环节,用户需要猛点屏幕,记录10秒内时间“揍”灭霸的次数。10秒结束后,用户可看到连击的次数和自己全网排名。

《穿越中国70年》是一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周年”的视频型H5。
其中“为祖国点赞”环节需要用户连击屏幕,每点击一次记为一分。连击时产生的爱心特效会变色,画面给用户新鲜感。
点赞创意来自短视频点赞,交互手势是用户熟悉的形式,有利于带动为祖国“打call”的积极情绪,增强体验感和沉浸感。

长按交互

长按需要用户根据引导,长时间接触H5页面中的某处按钮,保证画面的连续播放和顺利转场。
由于长按需要用户的手指保持静止的停顿状态,用户可能会感到无聊乏味。在设计时,最好可以提示H5的播放进度,给予用户时长参考。
长按交互常用于一镜到底形式的H5。往往考验故事的衔接和镜头的转换,运用得当可以带给用户很好的体验,让用户精神更加集中,从而提升完播率。
《你我当年》利用长按动作,用户可以用画中画形式畅快观看所有内容。H5回顾90后的童年暑期档,瞬间唤起童年记忆。

长图视差交互

视差动画由于运动速率与主视觉画面不同,空间层次感更加鲜明。
这可以增加画面的新鲜感,缓解高密度内容带来的的视觉疲劳。减少阅读长图文时的乏味,从画面效果上辅助H5流畅转场。
《你想要的每个好,我们都努力做好》用滑动长图+视差动画的形式,带领用户从1988年穿越到2018年,串联起兴业银行的30年发展历史。

《我在童话里遇到你的时光》使用一张长图,滑动时会有一些小元素穿插过场,使得整支H5看起来炫酷又丰富。

拖拽交互

拖拽区别于滑动,需要按着屏幕不松手,从一个点拖到另一个点,移动速度由用户控制,适合图片展示类或叙事类的策划专题。
《睡姿大比拼》H5利用了骨骼动画技术,用户可以拖动小人的四肢,DIY自己在床上的睡姿。
除了可以选择场景、人物外貌,H5还提供床上的小物件做搭配,放大或缩小后用来布置卧室。

重力交互
手机在硬件上给出了很多技术发挥的可能性,活用重力感应、陀螺仪、速度加速器等硬件设备可以创新H5玩法,增加代入感。
摇晃手机时,H5会自动判断手机倾斜的角度。由于技术性比较强,所以重力交互常用在某个特定页面。
网易新闻的《时空恋爱事务所》就是利用手机重力传感器,摇晃手机唤醒主人公,开始剧情。

3D空间交互
3D交互主要利用3D技术,搭建立体化场景,突破画面扁平化的限制,强调层次感。
但这种交互方式在开发设计环节难度较大,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3D交互的玩法也比较单一,常搭配点击、滑动等基础手势操作,3D作为H5亮点出现。
《龙猫线上扭蛋机今日营业!》中将“扭蛋机”“金币”等元素3D化,原本正常比例的动漫人物Q版化。
扭扭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使用二维平面形象,互动的效果并不明显;3D物体强调了用户的临场感,还原扭扭蛋未知的趣味性,H5玩起来更加真实。

全景交互
在360°全景形式中,用户可以上下、左右滑动。
这种H5以类VR的形式承载整个画面交互,更注重H5场景的设计,空间立体感比较强,要求画面360°边界衔接流畅。
不过由于加载内容较多,H5体量较大,很可能会出现播放时画面卡顿等问题。
网易新闻的《一廿间,二十载》呈现全景向的场景,向用户介绍网易20周年的发展历史,用户可以360°旋转手机,查看全景画面,沉浸于H5营造的虚拟场景中。

— 今日福利 —

被PPT虐了千百遍,因PPT熬了无数个日夜。
可到底怎么做好PPT?
一盏私藏PPT模板礼包+视频课程
私信小编即可获得领取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