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界面on,Android UI绘制 onMeasure

本文详细解析了Android中View的onMeasure方法,包括其在UI层级中的作用、尺寸计算逻辑以及如何自定义ViewGroup时正确处理子View的尺寸测量。通过分析getChildMeasureSpec方法和measureChildWithMargins方法,阐述了父View如何指定子View的MeasureSpec,并总结了MeasureSpec的计算规则和记忆口诀。此外,还展示了FrameLayout如何处理子View的测量过程,为自定义ViewGroup提供了参考。

void onMeasure(int widthMeasureSpec, int heightMeasureSpec)

概念:

这个方法是View中的方法,它在UI树层级中可能有一个“父View”和若干“子View”,因此根据层级关系分为三个讨论对象:“父View”,“自己”,“子View”,加双引号以便阅读。这个函数最终目的是设置“尺寸”,这里也用双引号以便阅读。

实现要点:自定义View时override这个方法应该怎么写?

这个方法的目的是用来测量“自己”的“尺寸”。

如果“自己”是 ViewGroup 则必须在测量自己的同时,测量所有“子View”的 “尺寸”。

这就形成了UI树的递归遍历,当“自己”的“尺寸”计算完毕后,以“自己”为根的UI树中所有View的“尺寸”必须也计算完毕。

具体实现需要调用“子View”的measure方法。

在这个方法中必须调用 void setMeasuredDimension(int measuredWidth, int measuredHeight) 来设置“尺寸”。

onMeasure 方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设置这两个属性 measuredWidth 和 measuredHeight,也就是提到的“尺寸”。

不调用 setMeasuredDimension 方法会抛出异常 IllegalStateException。

参数 widthMeasureSpec heightMeasureSpec 是“父View”分配给“自己”的 measure spec,可以看做是“父View”对“自己”的要求。

那么,“父View”是根据什么指定“自己”的 measure sepc 的呢,也就是 onMeasure 方法的两个参数是怎么来的呢?为方便说明,换个角度,“自己”是根据什么指定“子View”的 measure spec 的呢?

ViewGroup 提供了一系列默认的方法来计算这个场景下的“子View”的 measure spec,主要是这个方法:public static int getChildMeasureSpec(int spec, int padding, int childDimension)。下面来分析以下这个方法的内部逻辑。

这个方法是一个静态方法,也就是说不涉及View的状态,是个比较简单的只考虑输入和输出的方法。

这个方法对width和height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所以不区分width和height。

参数spec:是“父View”指定的 measure spec,来源于 onMeasure 的参数。

参数padding:是经过计算得到的不属于这个“子View”的大小,计算过程中应该刨除。可能是“自己”的padding数值,也可能是给其他“子View”预留的大小,总之这个参数在实际计算中需要减去。

参数childDimension:是“子View”的LayoutParam中的 width 或 height。

返回值:“子View”的 measure spec。

一句话描述,这个方法是通过“父View”的measure spec和“子View”的LayoutParam来计算子View的 measure spec。

measure spec 包含两个信息,spec mode 和 spec size,具体计算需要拆分来看,最终可以分配给“子View”的size = spec size - padding,下面表格中的size表示“子View”的size。

下面表格是计算算法,可以抽象成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

父spec mode \ 子LayoutParam

match_parent

wrap_content

具体dp值

EXACTLY

EXACTLY/size

AT_MOST/size

EXACTLY/dp

AT_MOST

AT_MOST/size

AT_MOST/size

EXACTLY/dp

UNSPECIFIED

UNSPECIFIED/size

UNSPECIFIED/size

EXACTLY/dp

根据这个表格总结了几个记忆口诀:

有dp都用dp。

输出的 “子View” 的 spec size 只与 “子View” 的LayoutParam相关,如果设置了具体的dp值,那么就是这个dp值,如果不是,就用“自己”提供的size。

有dp一定是EXACTLY。

如果提供了具体的dp值,那么输出的“子View” spec mode一定是EXACTLY。

UNSPECIFIED一定是UNSPECIFIED。

剩余情况,如果父spec mode是UNSPECIFIED,那么输出的“子View” spec mode一定是UNSPECIFIED。

EXACTLY组合match_parent才是EXACTLY。

剩余情况,只有父spec mode是EXACTLY,“子View”是match_parent时,输出的“子View” spec mode是EXACTLY。

其他都是AT_MOST。

剩余情况,“子View” spec mode都是AT_MOST。

我们来看一下最简单的 ViewGroup FrameLayout 在 onMeasure 里干了什么。

protected void onMeasure(int widthMeasureSpec, int heightMeasureSpec) {

...

for (int i = 0; i < count; i++) {

final View child = getChildAt(i);

if (mMeasureAllChildren || child.getVisibility() != GONE) {

measureChildWithMargins(child, widthMeasureSpec, 0, heightMeasureSpec, 0);

...

}

}

...

}

可以看到遍历“子View”并对每一个可见的“子View”调用 measureChildWithMargins,这个方法是在 ViewGroup中定义的。

protected void measureChildWithMargins(View child,

int parentWidthMeasureSpec, int widthUsed,

int parentHeightMeasureSpec, int heightUsed) {

final MarginLayoutParams lp = (MarginLayoutParams) child.getLayoutParams();

final int childWidthMeasureSpec = getChildMeasureSpec(parentWidthMeasureSpec,

mPaddingLeft + mPaddingRight + lp.leftMargin + lp.rightMargin

+ widthUsed, lp.width);

final int childHeightMeasureSpec = getChildMeasureSpec(parentHeightMeasureSpec,

mPaddingTop + mPaddingBottom + lp.topMargin + lp.bottomMargin

+ heightUsed, lp.height);

child.measure(childWidthMeasureSpec, childHeightMeasureSpec);

}

重点有两个:一是调用了之前分析的 getChildMeasureSpec 方法来计算“自己”指定给“子View”的 measure spec;二是调用“子View”的 measure 方法。我们如果要自定义一个ViewGroup如果使用默认行为,可以模仿 FrameLayout 直接调用 measureChildWithMargins 来计算“子View”的尺寸。

本文讨论的是UI绘制流程中的一个局部 measure 过程,重点在于“父View”、“自己”、“子View”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流程。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