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谈的IM通信协议指的是应用层通信“语言”,并非指传输层协议(如TCP、UDP)。IM通信协议的制定是IM开发中起点,也是贯穿设计、开发、运维始终的核心所在,通信协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绪环节的用户体验(数据流量、耗电量、通信速度)、兼容性(新老版本的无缝融合)、扩展性(后绪的版本升级怎么办)等,是个基础且极其重要的工作之一。

IM通信协议的分层设计
所谓“协议”是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例如:离婚协议,停战协议。
协议有语法、语义、时序三要素: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时序: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一套典型的IM通信协议设计分为三层:应用层、安全层、传输层。
IM应用层协议设计
应用层协议选型,常见的有三种:文本协议、二进制协议、流式XML协议。
文本协议
文本协议是指 “贴近人类书面语言表达”的通讯传输协议,典型的协议是http协议。一个http协议大致长成这样:
GET / HTTP/1.1
User-Agent: curl
Host: musicml.net
Accept: */*
文本协议的特点是:
a. 可读性好,便于调试
b. 扩展性也好(通过key:value扩展)
c. 解析效率一般(一行一行读入,按照冒号分割,解析key和value)
d. 对二进制的支持不好 ,比如语音/视频
IM中,MSN使用的是文本协议。

本文深入探讨IM通信协议的设计,包括应用层的文本协议、二进制协议和流式XML协议的优缺点,强调安全层协议的重要性和传输层协议的选择,如TCP与UDP。对于即时通讯开发者,协议设计是影响用户体验、兼容性和扩展性的关键因素。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