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调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无论是开发人员还是系统管理员都要经常面对这个问题。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内核调试手段,同时也会分享一些单片机的相关内容。
- 使用 printk() 函数
printk() 函数是Linux内核最常用的调试函数之一,它可以输出任意类型的数据,并将其打印到系统控制台上。在使用 printk() 函数时,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符号来指定打印级别(如 KERN_EMERG、KERN_ALERT、KERN_CRIT、KERN_ERR、KERN_WARNING、KERN_NOTICE 和 KERN_INFO),以便于在系统日志中区分不同的信息。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kernel.h>
static int __init my_init(void)
{
printk(KERN_INFO “Hello world!\n”);
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my_exit(void)
{
printk(KERN_INFO “Goodbye world!\n”);
}
module_init(my_init);
module_exit(my_exit);
- 使用 GDB 调试器
GDB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调试工具,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追踪代码执行过程中的任何错误。在 Linux 内核开发中,GDB通常与kexec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