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wearebug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从学生到程序员(四) 关于非计算机专业
从学生到程序员(四) 关于非计算机专业我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就是别人说的所谓“科班出生”吧。在上学的时候就接触过很多非本专业的同学,因为共同的爱好成了好朋友。他们喜欢计算机,绝大部分毕业后也做了和计算机相关的工作,所以我一直认为,其实争论科班不科班的没有多大的意义,关键在你的态度,你爱不爱软件开发这个职业。说白了,计算机就是工具,如果你没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这工具也不会用得太好。原创 2002-07-16 14:14:00 · 3824 阅读 · 0 评论 -
从学生到程序员(一) 关于编程
从学生到程序员(一) 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今年走上了工作岗位,和其他的毕业生不一样,我们成了程序员,这个注定了要和别人不一样的职业,一个意味着加班、寂寞、不断学习、时刻变化的职业。通过这几个月的工作,我感觉到了从前和现在的不同,这些不同促使我想写点什么。最大的不同是现在的编程和从前在学校里的编程不同了。那时候一个程序代码顶多几百行(恐怕很多人还达不到),主要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作原创 2002-07-15 10:18:00 · 1612 阅读 · 0 评论 -
从学生到程序员(二)
韩日世界杯刚结束,高考的题目也出来了,大家都在讲规则,规则成了现在热门的话题。其实从学生到程序员的转变何尝不是这样?从普通学生向程序员的转化过程就是一个适应不同规则的过程。你也可以把这种适应规则称之为格式化。在学校里就要遵守学校的规则,那时候我是以考试不被毙为中心的。不追求高分是因为我不想把有限的经历浪费到无聊的试题中去,但是又必须让自己的成绩〉=60,否则……大家都知道吧。不可否认,学原创 2002-07-15 09:56:00 · 1216 阅读 · 0 评论 -
从学生到程序员(三) 关于学习
从学生到程序员(三) 关于学习 上了这么多年学了,如果还说不会学习,那就有点搞笑了。学习的方法每个人的不一样,各有千秋吧。有一点我不得不承认,在学校里的学习和成为程序员后的学习很不一样。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目的是建立软件开发的最基础的概念。过程不外乎听课—做笔记—写作业,然后就是狂背老师画出来的那些所谓知识点,最后参加考试。当然还有另一条路:上课睡觉,下课后泡美眉/打牌/踢球,考原创 2002-07-15 09:43:00 · 1157 阅读 · 0 评论 -
从学生到程序员(完结篇) 关于未来
从学生到程序员(完结篇) 关于未来你有没有在疯狂加班的夜里感觉到编程的枯燥?你有没有陷入过无穷无尽的错误里,感觉到产品发布的遥遥无期?你有没有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身体好像越来越差,爬几层楼都气喘吁吁?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电脑,生活圈子越来越小,连女朋友都要从网上找?你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未来?这些我都有,尽管我才工作了四原创 2002-07-19 09:47:00 · 1624 阅读 · 0 评论 -
由职业规划想到软件学院
??????? 今天去中科院软件园参加了关于软件人的职业发展论坛。来自软件学院的领导们和来自企业的老总们和台下我们这些程序员以及程序员中的小头目们进行了一些交流,他们介绍了国际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情况。由于主办方有软件学院,这个交流不可避免的软件学院联系在了一起。台下的我逐渐回忆起了自己和软件学院接触过程的点点滴滴。??????? 最早在2002年的《程序员》杂志上看到关于北航和安原创 2004-08-09 09:07:00 · 1683 阅读 · 0 评论 -
审计一家言读后感
审计一家言读后感网上狂搜Benford定律,一不小心搜到了一个神人的blog,文风语气都及其幽默,对问题的理解也有独到之处。查了查背景,原来是位在KPMG做了9年的Senior Manager。由于目前和“信息系统审计”相关的所有词汇都是我大脑中的关键字,所以这本《审计一家言》进入了我的视野,驻扎在了我的硬盘,最终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脑海。书中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比喻、夸张和举例,从举例看,作者的确是经验原创 2005-12-05 09:26:00 · 8273 阅读 · 0 评论 -
规范信息系统管理的新动力-Sarbanes-Oxley法案
规范信息系统管理的新动力-Sarbanes-Oxley法案引言 前些天,很惊奇的发现IBM developerWorks出现了关于Sarbanes-Oxley法案的文章,在这样一个开发类的网站出现这样的内容,说明Sarbanes-Oxley法案的影响已经开始渐渐扩大了。但是那篇文章(题目为:IT行业积极响应Sarbanes-Oxley法案)介绍的内容和我知道的情况有一些偏差,遂产生了撰写本文纠正原创 2005-12-29 15:28:00 · 2420 阅读 · 0 评论 -
对程稚瀚案的分析
对程稚瀚案的分析 事件回放全国最大的网上盗窃通讯资费案。31岁的程稚瀚是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资深软件研发工程师,主要工作是帮助公司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此前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负责西藏移动等公司的设备安装。他做的事情是,从2005年2月,从西藏移动公司系统进入北京移动公司的充值中心数据库,获得最高系统权限,根据“已充值”的充值卡显示的18位密码破解出对应的34位密钥,然后把原创 2006-03-03 09:24:00 · 241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