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nformation)信息、T(Technology)技术,编程的本质是对数据的处理。数据结构就是研究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存储方式及其操作的学问。
从数据的逻辑结构来分,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的关系被称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大致分为四种:
- 集合:数据元素之间只有“同属于一个集合”关系。
- 线性结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个对一个的关系
- 树形结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个对多个的关系
- 图形结构或网状结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多个对多个的关系
对于数据不同的逻辑结构,计算机在物理磁盘上通常由2中物理存储结构:
- 顺序存储结构
- 链式存储结构
1、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 对于常用的数据结构,可以将其简单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其中线性结构主要是线性表,非线性结构则主要是树和图。
- 线性表是由有限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元素组成的序列。
- 对于一个非空有限的线性表而言,其基本特征有:
- 总存在唯一的第一个数据元素
- 总存在唯一的最后一个数据元素
- 除第一个数据元素外,集合中的每一个数据元素都只有一个前驱的数据元素
- 除最后一个数据元素外,集合中每一个数据元素都只有一个后继的数据元素
2、线性表应该提供的基本操作
- 初始化:通常是一个构造器,用于创建一个空的线性表
- 线性链表的长度:返回线性表中数据元素的个数
- 获取指定索引处的元素:
- 按值查找数据元素的位置: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返回第一个搜索值相等的数据元素索引,否则返回-1
- 直接插入数据元素:表头插入元素,线性表长度+1
- 向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 删除数据元素:删除表头的数据元素,线性长度-1
- 删除指定位置的数据元素:
- 判断线性表是否为空
- 清空线性表
3、顺序线性表的实现
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放线性表的元素。
4、链式线性表的实现
- 链表采用一组地址任意的存储单元存放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每一个元素里保存下一个数据元素的引用(指针)。
- 链表在插入、删除数据元素时,比顺序线性表快得多,但是查找一个节点或者访问特定序号的节点比顺序表慢。
- 使用链表结构可以克服顺序线性表需要预先知道数据大小的缺点,链表结构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空间,实现灵活的内存动态管理。但是链表结构失去了数组随机存取的特点,同时链表由于增加了节点的指针域,空间开销比较大。
- 链表的每一个节点必须包含数据元素本身和一个或俩个节点的引用。
5、单链表
单链表指的是每个节点只保留一个引用,该引用指向当前节点的下一个节点,没有引用节点指向头节点,为节点的next引用为null;
动态建立单链表有两种方法:
- 头插法建表:从一个空表开始,不断地创建新节点,将数据元素存入节点的data域中,然后不断地以新节点为头节点,让新节点指向原有头节点
- 尾差法建表:将新节点插入到当前链表的表尾上,因此需要为链表定义一个引用变量来保存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
6、循环链表
循环链表是一种首尾相接的链表,将单链表的尾节点next指针改为引用单链表hearder节点,这个单链表就是循环链表。
显著特征就是:从链表的任一节点出发均可找到其他所有节点
7、双向链表
如果每个节点保留俩个引用prev和next,让prev指向当前节点的上一个节点,让next指向当前节点的下一个节点,此时链表既可以从后依次访问每个节点,也可以从前依次访问每个节点,这种形式的链表称为双向链。它克服了单链表上指针单向性的缺点。
8、不同线性表的实现差异
顺序表 | 链表 | |
空间性能 |
顺序表的存储空间是静态分布的,需要一个长度固定 的数组,因此总有部分数组元素被浪费 | 链表的存储空间是动态分布的,因此不会空间浪费。但链表需要格外的空间来为每个节点保存指针,需要占用一部分空间。 |
时间性能 | 顺序表中的元素的逻辑顺序与物理存储顺序保持一致,而且支持随机存取。因此查找和读取时性能好 | 链表采用链式结构来保存表内元素,因此插入和删除时性能较好。 |
9、线性表的基本功能
线性表本质上是一个充当容器的工具类,当程序有一组结构相同的数据元素需要保存时,可以考虑使用线性表来保存它们。从某种程度来说,线性表是数组的加强,线性表比数组多如下功能:
- 线性表的长度可以动态改变,但Java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
- 线性表可以插入元素,数组无法插入元素;
- 线性表可以删除元素,数组无法删除元素,数组只能将指定元素赋值为null,当各种元素依然存在;
- 线性表提供方法来搜索指定元素的位置,但数组一般不提供该方法;
- 线性表提供方法来清空所有元素,数组一般不提供类似方法。
10、Java提供的线性表的实现
ArrayList和Linked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