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人工智能技术已掀起一场革命。
革命,这个词很拽的。在这里,“革命”这个词,咱们对标的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发生了什么?
导致巨大的社会变革,我们看看具体都有哪些。
1、大量人员从农业进入工业,农业人口锐减,城市化崛起。
2、顶端人士的竞争力,已从土地所有权转为资本的控制力。资本家取代地主成为社会的主导阶层。
3、生产力极大释放,从人力执行,过渡到机器执行。
4、对知识的要求提高,进入城市务工需要基本的知识。从文盲社会过渡到中学教育普及。
5、伴随工业和城市化进程,服务业崛起。
6、为提升生产力,凸显能源问题。
人工智能会发生什么?
1、工人阶级将大幅度缩减,类似之前的农民阶层。大量工人的就业机会被AI替代,类似之前农业人口被农业机械替代。取而代之的是,需要创造,设计能力的技术工种将更多更丰富。
2、竞争的重点从资本层面转到算法与技术。
3、从人力决策,过渡到机器辅助决策,最终是机器决策。
4、对就业者知识要求进一步提高。能够胜任机器不能胜任的工作,这一目标越来越高。
5、管理手段的变化,从纪律性约束,到创造力激励。传统工业,强调人员效率,纪律性是整体效率的保障,也是企业质量的保障。当全自动化生产成为主流的时候,我们再强调员工的纪律性,价值和意义不复存在,我们要求的是人的创造力,那些能够完成AI所不能完成的任务的能力和价值体现。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OpenAI老大Sam Altman为了知晓工业革命的那些事,专门看了一本书,读后非常震撼:
这是一次不可思议的阅读体验,当我们置身于软件革命时,了解工业革命时期人们的想法是很值得的。
Sam Altman 在 2023 年接受《The Atlantic》 (大西洋月刊)的深度访谈时,也提到并推荐了这本书。
这本书叫《Pandaemonium,1660~1886: The Coming of the Machine as Seen by Contemporary Observers》是一本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书,中文可以翻译成《Pandaemonium,1660-1886,机器时代的到来与同期观察者们的见闻》。
这本书的作者是汉弗莱·詹宁斯(Humphrey Jennings),写作于1937年至1950年,首次发表于1985年,其后多次再版。
整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涵盖了对各个特定时间段内的观察:
第一部分 (1660-1729年):观察和报告。聚焦于工业革命初期,见证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社会变革的萌芽。
第二部分 (1730-1790年):开发。记录了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见证了也对系统和秩序的追求。
第三部分 (1791-1850年):革命。详细记录了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和人类思想的深刻影响,同时,这一时期也见证了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发展。
第四部分 (1851-1886年):混乱。探讨了工业革命后期的混乱和不确定性,也记录了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社会对待这些变化的反应。
书的视角很新颖,用当时很多人的书信/ 日记 / 文章,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人、事件、发明、思想和文学作品,也记录了当时人们对于这场变革的震惊、困惑、焦虑、兴奋、畅想… 这本书已经成为研究工业革命的重要文献之一。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在“王不留”gong种豪,输入四个字“工业革命”,就有这书。
AI会不会取代人类统治世界,会不会灭亡人类?
我不知道,但是大量就业机会被取代,这是我们能看到的;社会阶层将变革,这是已经发生的;资本主义将被智本主义取代,这是正在发生;就业的教育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这是我们还没有习惯的。
不说将来了,现在最好先把英语水平提上去。来,跟着谷雨 guyu299,咱们朋友圈学英语打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