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胡子鱼JAVA FANS论坛 (http://www.3doing.net/forums/index.asp) -- 『 JSP/Servlets/JSF 』 (http://www.3doing.net/forums/list.asp?boardid=8) ---- 在JSF中实现分页 (http://www.3doing.net/forums/dispbbs.asp?boardid=8&id=1432) |
-- 作者:bibiye -- 发布时间:2006-1-29 23:13:34 -- 在JSF中实现分页 对于大多数Web应用,分页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能,当然在JSF中也一样,我在这里用两篇文章介绍两种方法来展示一下,如何在JSF中实现分页。本文假定你已经对JSF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懂得基本配置和使用,并建立起一个blank项目。
Myfaces是Apache基金会中的一个一级项目,除了实现JSF标准外,做了很多的扩展工作,在Myfaces包中有一个扩展包Tomahawk,我们将主要使用其中的两个Component实现分页:一个是<t:dataTable>,另一个是<t:dataScroller>,在第一篇里面,我们简易的组合这两个Component来实现一种简单,但并不高效的分页。
下面的例子来自于Myfaces-Sample,我省去了其中和分页逻辑无关的内容,详细的例子可以下载Myfaces-Sample包或者访问http://www.irian.at/myfaces/home.jsf 查看。
第一部分:dataTable ![]() ![]() ![]() ![]() ![]() ![]() ![]() 在这一部分中,dataTable绑定了一个backing bean - pagedSort中的cars属性,我们可以在这个属性中加入数据访问逻辑,从数据库或者其他来源取得用于显示的数据。比如我们可以通过Hibernate获取一个List,其中包含有我们用于显示的POJOs。
注意,dataTable中的rows属性指的是每页的行数,是必须指定的,否则是无法进行分页的,如果在项目中会使用固定行数的分页,建议把这个值写在BaseBackingBean中,并暴露一个property,供页面调用,所以每次在页面中就可以这么写#{backingBean.pageSize}。
第二部分:dataScroll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里定义了我们用于分页的<t:dataScroller>,最主要的是配置该分页Component针对哪个dataTable进行分页的“for”属性,该属性与dataTable绑定,并对其进行分页,在这里,绑定了第一部分中的id="data"的dataTable,下面有很多的<t:facet>是指定分页的导航样式的,这里使用了图片作为导航,可以把他们改成文字形式的导航。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也是一种不推荐的分页方式,因为在每次进行分页的时候,将会从数据库中取回所有的记录放入List中,然后,dataScroller在对这个List进行分页,如果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假设每条记录占用1k内存,数据库中有100万条记录,每次要把这个List全部读取出来将占用1G内存。我们需要一种Load on demand方式的读取,也就是只在需要查看某页的时候读取该页的数据。
另外一方面,JSF的生命周期中有多个阶段会调用到#{pagedSort.cars}中对应的方法,如果在这里调用了数据访问逻辑,就会在只显示一次页面的情况下进行多次数据库操作,也是相当的耗费资源的。
所以我们需要有更好的分页方式去解决以上问题,下一篇我将介绍另一种方法以改善这些问题。
前面一篇直接使用了Myfaces中的两个Component完成了一个简单的分页,这里将会介绍一种On-demand loading的方法来进行分页,仅仅在需要数据的时候加载。
先来说一些题外话,为了实现这种方式的分页,公司里大约5-6个人做了半个多月的工作,扩展了dataTable,修改了dataScrollor,以及各种其他的方法,但是都不是很优雅。在上个月底的时候,在Myfaces的Mail List中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最后有人总结了讨论中提出的比较好的方法,提出了以下的分页方法,也是目前实现的最为优雅的方法,也就是不对dataTable和dataScrollor做任何修改,仅仅通过扩展DataModel来实现分页。
DataModel是一个抽象类,用于封装各种类型的数据源和数据对象的访问,JSF中dataTable中绑定的数据实际上被包装成了一个DataModel,以消除各种不同数据源和数据类型的复杂性,在前面一篇中我们访问数据库并拿到了一个List,交给dataTable,这时候,JSF会将这个List包装成ListDataModel,dataTable访问数据都是通过这个DataModel进行的,而不是直接使用List。
接下来我们要将需要的页的数据封装到一个DataPage中去,这个类表示了我们需要的一页的数据,里面包含有三个元素:datasetSize,startRow,和一个用于表示具体数据的List。datasetSize表示了这个记录集的总条数,查询数据的时候,使用同样的条件取count即可,startRow表示该页的起始行在数据库中所有记录集中的位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接下来,我们要对DataModel进行封装,达到我们分页的要求。该DataModel仅仅持有了一页的数据DataPage,并在适当的时候加载数据,读取我们需要页的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后,我们需要在Backing Bean中加一些东西,调用业务逻辑,并将数据交给PagedListDataModel,来帮我们完成最后的分页工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里面有一个getDataPage的方法,只需要把所有业务逻辑的调用放在这里就可以了,最后业务逻辑调用的结果返回一个List,总条数返回一个int型的count放到DataPage中去就可以了。
为了实现复用,把上面第三段的代码中的LocalDataModel类和getDataPage方法抽到BasePagedBackingBean中,把getDataPage方法改成:
protected abstract DataPage getDataPage(int startRow, int pageSize);
这样我们把所有需要分页的Backing Bean继承自这个抽象类,并实现getDataPage方法即可很容易的实现分页。
在具体应用中可以这么写: ![]() ![]() ![]() ![]() ![]() ![]() ![]() ![]() ![]()
在数据访问中,我们只需要取出我们需要行数的记录就可以了,这在hibernate中非常容易实现。
如果使用Criteria查询的话,只要加上:
criteria.setFirstResult(startRow);
criteria.setMaxResults(pageSize);
使用Query查询的话,只要加上
query.setFirstResult(startRow);
query.setMaxResults(pageSize);
并把两个参数传入即可。
我们还需要另外写一个Count的DAO,取出相同查询条件的记录条数即可。
还要修改一下Backing Bean中与dataTable绑定的property,将返回类型由List改成DataModel,而第一篇中用到的页面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就可以满足新的需求了。
里面最重要的是 PagedListDataModel 中 fetchPage 这个方法,当满足取数据的条件时,都会调用它取数据,因为业务逻辑不同,不便于将业务逻辑的调用放在里面实现,于是将其作为抽象方法,将具体的实现放到具体的Backing Bean中进行,在BaseBackingBean中,实现了这个方法,调用了getDataPage(startRow, pageSize)这个方法,而在BaseBackingBean中,这个方法又推迟到更具体的页面中实现,这样,我们在具体的页面中只需要实现一个getDataPage(startRow, pageSize)这个方法访问业务逻辑。
大功告成,这个实现把前面遇到的两个问题都解决了,On-demand loading是没有问题了,因为只有在首次读取和换页的时候DataModel才会向数据库请求数据,虽然在JSF的生命周期中多次调用与dataTable绑定的方法,但是因为每次业务逻辑请求以后,数据都会存放在DataPage中,如果里面的数据满足需求的话,就不再请求访问数据库,这样多次访问数据库的问题也解决了。
虽然这样的话,dataScrollor的Tag使用起来还是很复杂,通常在同一个项目中,我们只会使用一种样式的分页导航,不过没关系,我们只需要修改以下DataScrollor的Render Kit,把一些可以定义的值固定下来,再定义一个TLD文件,就可以在项目中使用简化版的Tag了。
这个方法一开始发布在Myfaces的Wiki中,http://wiki.apache.org/myfaces/WorkingWithLargeTables,那里很少有人关注到,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原文,本文只是对这种方法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并非自创,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注开源社区,因为那里有最新最好的东西。
从Nightly Build服务器中拿到的12.27的Myfaces包,发现里面扩充了很多新的Component,只是并没有正式发布,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研究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