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架构:从理念到实践的深度剖析
1. 从 Pets.com 失败案例看弹性扩展的重要性
Pets.com的失败是一个典型案例。该公司将资金都花在了吉祥物上,而忽视了基础设施建设。当订单大量涌入时,网站响应缓慢、交易丢失、交付延迟,最终在灾难性的圣诞购物潮后不久就倒闭了,只能将唯一有价值的资产——吉祥物卖给竞争对手。
这一案例凸显了弹性扩展的重要性。弹性扩展即根据需求增加资源实例的能力。如今云服务提供商可提供此功能,但在互联网早期,企业需自行管理基础设施,很多企业因业务过于成功却缺乏弹性扩展能力而失败。Pets.com等类似案例促使工程师们开发出了现在架构师常用的框架。
2. 工程实践与软件开发
传统上,软件架构与软件开发过程是分离的。有多种软件开发方法,如瀑布模型和各种敏捷方法(如Scrum、极限编程、精益开发和水晶方法等),这些方法大多对软件架构影响不大。
近年来,工程进步使软件开发过程问题与软件架构紧密相连。有必要区分软件开发过程和工程实践:
- 软件开发过程 :涉及团队组建与管理、会议开展以及工作流组织,关乎人们组织和交互的方式。
- 软件工程师实践 :是与过程无关的实践,具有可证明的、可重复的益处。例如,持续集成就是一种经过验证的工程实践,不依赖特定过程。
3. 从极限编程到持续交付的演变
极限编程(XP)的起源很好地说明了过程和工程的区别。20世纪90年代初,由Kent Beck带领的一群经验丰富的软件开发人员开始质疑当时流行的各种开发过程,他们认为这些过程都无法带来可重复的良好结果。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0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