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日志文件
基本原则
登记的次序严格按并行事务执行的时间次序
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
写日志文件操作:把表示这个修改的日志记录
写到日志文件
写数据库操作:把对数据的修改写到数据库中
为什么要先写日志文件 (The Write-Ahead Log)
写数据库和写日志文件是两个不同的操作
在这两个操作之间可能发生故障
如果先写了数据库修改,而在日志文件中没有登记下这个修改,则以后就无法恢复这个修改了
如果先写日志,但没有修改数据库,按日志文件恢复时只不过是多执行一次不必要的UNDO操作,并不会影响数据库的正确性
事务故障的恢复
事务故障:事务在运行至正常终止点前被终止
恢复方法
由恢复子系统应利用日志文件撤消(UNDO)此事务已对数据库进行的修改
事务故障的恢复由系统自动完成,对用户是透明的,不需要用户干预
事务故障的恢复步骤
- 反向扫描文件日志(即从最后向前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更新操作。
- 对该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 写入数据库。
插入操作, “更新前的值”为空,则相当于做删除操作
删除操作,“更新后的值”为空,则相当于做插入操作
若是修改操作,则相当于用修改前值代替修改后值 - 继续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其他更新操作,并做同样处理。
- 如此处理下去,直至读到此事务的开始标记,事务故障恢复就完成了。
系统故障的恢复
系统故障造成数据库不一致状态的原因
未完成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已写入数据库
已提交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还留在缓冲区没来得及写入数据库
恢复方法
1. Undo 故障发生时未完成的事务
2. Redo 已完成的事务
系统故障的恢复由系统在重新启动时自动完成,不需要用户干预
1.正向扫描日志文件(即从头扫描日志文件)
重做(REDO) 队列: 在故障发生前已经提交的事务
这些事务既有BEGIN TRANSACTION记录,也有COMMIT记录
撤销 (Undo)队列:故障发生时尚未完成的事务
这些事务只有BEGIN TRANSACTION记录,无相应的COMMIT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