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 == : 该操作符生成的是一个boolean结果,它计算的是操作数的值之间的关系
- equals : Object 的 实例方法,比较两个对象的content是否相同
- hashCode : Object 的 native方法 , 获取对象的哈希值,用于确定该对象在哈希表中的索引位置,它实际上是一个int型整数
- 若操作数的类型是基本数据类型,则该关系操作符判断的是左右两边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
- 若操作数的类型是引用数据类型,则该关系操作符判断的是左右两边操作数的内存地址是否相同。也就是说,若此时返回true,则该操作符作用的一定是同一个对象。
equals方法
equals方法是基类Object中的实例方法,因此对所有继承于Object的类都会有该方法
equals方法的作用 ,判断两个对象的 content 是否相同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使用equals方法,内部实现分为三个步骤:
- 先 比较引用是否相同(是否为同一对象),
- 再 判断类型是否一致(是否为同一类型),
- 最后 比较内容是否一致
Java 中所有内置的类的 equals 方法的实现步骤均是如此,特别是诸如 Integer,Double 等包装器类。
equals 重写原则
对象内容的比较才是设计equals()的真正目的,Java语言对equals()的要求如下,这些要求是重写该方法时必须遵循的:
- 对称性: 如果x.equals(y)返回是“true”,那么y.equals(x)也应该返回是“true” ;
- 自反性: x.equals(x)必须返回是“true” ;
- 类推性: 如果x.equals(y)返回是“true”,而且y.equals(z)返回是“true”,那么z.equals(x)也应该返回是“true” ;
- 一致性: 如果x.equals(y)返回是“true”,只要x和y内容一直不变,不管你重复x.equals(y)多少次,返回都是“true” ;
- 对称性: 如果x.equals(y)返回是“true”,那么y.equals(x)也应该返回是“true”。
- 任何情况下,x.equals(null)【应使用关系比较符 ==】,永远返回是“false”;x.equals(和x不同类型的对象)永远返回是“false”
- hashcode是系统用来快速检索对象而使用
- 重写equa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时,equals方法中用到的成员变量也必定会在hashcode方法中用到,只不过前者作为比较项,后者作为生成摘要的信息项,本质上所用到的数据是一样的,从而保证二者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