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bootloader概述

Bootloader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系统启动后执行的第一段代码,负责初始化硬件、建立内存映射,并加载操作系统内核。常见的Bootloader如vivi、RedBoot和U-Boot支持多种处理器平台。Bootloader有两种模式:启动加载模式和下载模式,前者用于加载操作系统,后者用于系统更新和内核映像下载。启动流程通常分为stage1和stage2,前者是汇编语言实现的硬件初始化,后者用C语言实现,包括更复杂的硬件初始化、内存映射检测、内核及根文件系统加载等任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Bootloader,称为引导加载程序,是嵌入式系统加电后运行的第一段代码,相当于PC机的BIOS。
•Bootloader通常固化在硬件上某个固态存储设备上,加电后自启动。
•通过Bootloader这段代码,我们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以便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准备好正确的环境。

•Bootloader的主要任务是:正确地调用内核来加载操作系统。

•在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中,系统在上电或复位时通常都从地址0x0000,0000处开始执行,而在这个地址处安排的通常就是系统的Bootloader。
•Bootloader是严重地依赖于硬件而实现的。每种不同体系结构的处理器都有不同的Bootloader。不过Bootloader的发展也趋于支持多种体系结构,如现在比较成熟的vivi、RedBoot和U-Boot等。
1、vivi
vivi是韩国Mizi公司开发的Bootloader,适用于ARM9处理器。
2、RedBoot
RedBoot也称作红帽(Red Hat)嵌入式调试引导程序,是一种用于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开放源代码引导/装载器。
3、U-Boot
U-Boot(Universal Bootloader)是一款目前功能较为强大的开源Bootloader程序,它支持多种处理器平台,包括ARM、MIPS等。

Bootloader操作模式

•大多数Bootloader都包含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启动加载”模式和“下载”模式,这种区别仅对于开发人员才有意义。
•从最终用户的角度看,Bootloader的作用就是用来加载操作系统,而并不存在所谓的启动加载模式与下载工作模式的区别。

1、启动加载(Bootloading)模式
l启动加载模式称为“自举”(Autonomous)模式。即Bootloader从目标机上的某个固态存储设备上将操作系统加载到 RAM 中运行,整个过程并没有用户的介入。
l启动加载模式是 Bootloader的正常工作模式,在嵌入式产品发布的时侯,Bootloader必须工作在这种模式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