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站会开了吗?有效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谓晨会,就是团队每天举行的会议,其基本形式,就是团队成员轮流讲述。
主要目的是同步信息、了解项目进度、识别问题\风险,并根据情况做有效的调整。

每日站会的价值

站会总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 问题1:昨天你做了什么?
  • 问题2:今天你准备做什么?
  • 问题3:遇到了哪些问题、困难,是否需要他人协助?
序列价值
问题1将团队成员各自负责的项目进展信息同步给大家,信息对称、工作透明
问题2检视项目计划和实际执行是否有偏差,以便及时调整
问题3在第一时间充分暴露问题、风险,以便快速解决问题,让需要帮助的同事可以迅速得到帮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日站会开的好,可以极大提升团队协作效率;
每日站会开的差,团队就觉得可有可无。

关键点有9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措施一:固定会议时间、时长

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每天开始工作时召开每日展会,让当天工作目录清晰起来,比在任何时候召开更有效果。
每日晨会时长控制在15分钟内,超过则影响其效率;
如果团队人数较多,可以分为两个团队召开。

措施二:围绕可视化的任务看板

很多公司团队的措施是
大家站一起,依次发言,这种方式很容易忽略针对当前项目计划完成情况的全面检视和后续工作的有效调整。

任务看板的价值是什么?

有效同步项目信息、聚焦目标结果,使得团队成员锁定当前项目计划的完成情况来讨论。

so…不管是物理的,还是电子的,团队都需要将任务清单弄出来,整理出一个看板。

措施三:及时记录需要跟进的事项

晨会的目的不是在会上直接解决问题,而是 抛出问题、暴露问题。
为了防止待跟进事项的遗漏,需要及时记录并指定人员来跟踪其落实情况。

需要记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遇到的问题、需要的帮助、需要澄清哪些实现方案等等。

措施四:不要理会参会的领导,而是暴露隐藏的问题

领导来视察了,赶紧汇报下情况,这其实就错了。这样的晨会,事实上会变成 汇报会。
晨会是团队成员 自己为自己召开的会议,不要害怕问题暴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该来的迟早都会来的。问题当然是越早发现越容易解决。

作为团队Leader,也要及时发现不利于这些的信号:
开会时间拖拉、跑题、不敢暴露问题、信息同步模糊等等

措施五:明确会议运作规则

会议的议题一定要在开会前准备好。
明确:

  • 时间
  • 地点
  • 参会人员
  • 会议主题内容和过程基调
  • 迟到的惩罚机制
  • 目标达成的激励机制

措施六:信息同步要详细得当,不要跑题、不要深入

开会时间只有固定的15分钟。
团队成员只要讲清楚自己的工作进展、后续计划、遇到的问题即可。
在会议上,仅做问题暴露,不做问题解决和深入讨论。

成员讲述进度,不能太模糊了。
昨天,我改了十几个bug。今天继续改bug。没有碰到问题。
这种答复,看似都有,实则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团队成员。

措施七:会议要有仪式感,主持人能站着,就不要坐着

会议尽量指派主持人和记录人,以便确保会议效率和效果。
可以是团队轮流担当,或者指定某个人。

不能不能坐着?

  • 让团队成员更投入会议,缩短会议时间
  • 可以有效消除低头玩手机
  • 在记事本上涂涂画画,练字,开小差这种不良行为

措施八:设立说话令牌,保持不被人打断

开会过程中,难免有人要插话。
这将导致站会内容蔓延、时间拉长,破坏团队自组织氛围。
怎么办呢?
可以用一个吉祥物,娃娃作为说话令牌,拿到令牌的人说话,没拿到的同学禁止发言。
主持人,引导规则的执行。3周时间,基本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会议秩序。

措施九:根据项目因地制宜

我经历过两种工作方式

一:价值流的工作方式

这是以可视化任务板为中心,关注闲置工作、聚焦已完成的工作,注意:这不关注闲置人员。

二:团队流的工作方式

这是有固定的迭代周期和版本发布周期。是基于团队来的。
以人为中心,这可以围绕,我们的三个问题来全面检视。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spi的时钟没信号,问别人的时候别人问ip的时钟了吗?这是什么意思”。我需要用中文回答这个问题。 关键点: - 用户提到SPI时钟没有信号。 - 当询问别人时,别人问“IP的时钟了吗?” - 用户想知道“IP的时钟了吗?”是什么意思。 分析: - “IP”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知识产权核(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在硬件设计中,IP核是预设计的模块,如SPI控制器、UART等,集成到SoC或FPGA中。 - “时钟了吗?”意思是时钟是否启用或启。在硬件上下文中,时钟信号需要被使能才能工作。 所以,回答应该解释: - “IP的时钟”指的是SPI控制器IP核的时钟信号。 - 时钟需要被使能(启)才能生成时钟信号。 - 如果IP的时钟没有启,SPI时钟就不会有信号。 我的回答结构: 1. 解释“IP的时钟”的含义:在硬件设计中,IP核需要时钟信号来操作。 2. 解释为什么时钟需要启:时钟是数字电路的基础,没有时钟,IP核无法工作。 3. 可能的原因:在配置或初始化时,时钟可能被禁用。 4. 如何检查:通过寄存器设置或配置工具检查时钟使能位。 5. 建议:确保在初始化SPI控制器时,时钟被使能。 回答后,必须添加“§§相关问题§§”部分,包含3-5个相关问题。问题要基于用户的问题和我的回答。 相关问题想法: 1. 如何检查SPI IP核的时钟是否启? 2. 在FPGA设计中,如何配置IP核的时钟? 3. 如果SPI时钟没有信号,还有哪些其他原因? 4. 如何调试SPI时钟缺失的问题? 5. 在微控制器中,如何使能外设时钟? 确保格式: - 回答结束后,第一行是“§§相关问题§§”,不能换行分散。 - 然后列出1. 2. 3. 等问题。 完整回答: - 先用中文解释问题。 - 然后提供相关信息。 - 最后添加相关问题。 最终输出: - 回答内容 - §§相关问题§§ - 1. ... - 2. ... - 3. ...</think>### SPI时钟无信号问题解析:IP时钟启的含义 当SPI时钟(SCK)无信号时,他人询问“IP的时钟了吗?”中的 **IP** 指 **硬件设计中的IP核(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即SPI控制器等外设的功能模块(如ARM Cortex-M中的SPI外设模块)。**时钟了吗?** 指该IP核的驱动时钟是否被使能(Enabled)。以下是关键解释: #### 1. **IP时钟的作用** - IP核是SoC/FPGA中的硬件逻辑模块(例如STM32的SPI1、Xilinx的AXI SPI IP),其操作依赖时钟信号驱动。 - 若IP核的时钟未启: - 整个SPI控制器处于休眠状态,无法生成SCK信号。 - 表现为示波器测量SCK引脚无波形(低电平或高阻态)。 #### 2. **时钟未启的常见原因** - **寄存器配置错误**: - 微控制器中需设置RCC(复位与时钟控制)寄存器。例如STM32需置位`RCC_APB2ENR`的SPI1使能位。 - 未配置时,IP核时钟被门控(Gated),功耗优化但功能禁用。 - **硬件设计缺陷**: - FPGA中IP核未连接全局时钟网络(如Xilinx的BUFG)。 - 时钟分频器未激活(如配置时钟源但未使能PLL)。 - **初始化代码遗漏**: 例如Linux驱动中未调用`clk_prepare_enable()`,或Baremetal程序未设置时钟使能位。 #### 3. **诊断与解决方法** - **检查步骤**: 1. **寄存器验证**:读取RCC寄存器(如STM32的`RCC->APB2ENR`),确认SPI使能位为1。 2. **示波器测量**:探测IP核的时钟输入引脚(非SCK输出),应有稳定的时钟波形(如8-50MHz)。 3. **代码排查**:初始化函数中是否包含时钟使能调用(如Arduino的`SPI.begin()`内部使能时钟)。 - **典型修复示例**(STM32 HAL库): ```c // 启用SPI1时钟 __HAL_RCC_SPI1_CLK_ENABLE(); // 关键!缺失此行将导致SCK无信号 hspi1.Instance = SPI1; HAL_SPI_Init(&hspi1); ``` #### 4. **其他可能原因** - **引脚复用错误**:GPIO未配置为SPI功能模式(如STM32需设置`GPIO_InitStruct.Alternate = GPIO_AF5_SPI1`)。 - **电源问题**:IP核供电异常(如电压不足导致时钟停振)。 - **信号路径中断**:PCB上SCK走线断路或对地短路。 **总结**:他人询问“IP的时钟了吗?”实质是提醒你优先检查SPI控制器的时钟使能状态,这是SCK信号生成的前提条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