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792fc0100z7j7.html
Linux Shell 环境中支持输入输出重定向,用符号"<"和">"来表示。
0、1和2分别表示标准输入、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信息输出,可以用来指定需要重定向的标准输入或输出,
比如 2>a.txt 表示将错误信息输出到文件a.txt中。
同时,还可以在这三个标准输入输出之间实现重定向,比如将错误信息重定向到标准输出,可以用 2>&1来实现。
Linux下还有一个非凡的文件/dev/null,它就像一个无底洞,所有重定向到它的信息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一点非常有用,当我们不需要回显程序的所有信息时,就可以将输出重定向到/dev/null。
假如想要正常输出和错误信息都不显示,则要把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都重定向到/dev/null,
例如:
# ls 1>/dev/null 2>/dev/null
还有一种做法是将错误重定向到标准输出,然后再重定向到 /dev/null,
例如:
# ls >/dev/null 2>&1
注重:此处的顺序不能更改,否则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此时先将标准输出重定向到 /dev/null,然后将标准错误重定向到标准输出,
由于标准输出已经重定向到了/dev/null,因此标准错误也会重定向到/dev/null,于是一切静静静:-)、
以上两种方式效果是一样的,但是处理过程是有很大差别的。
command > file 2>file | stdout和stderr都直接送到file中, file会被打开两次,这样stdout和stderr会互相覆盖,这样写相当使用了FD1和FD2两个同时去抢占file 的管道. |
command >file 2>&1 | 将stdout直接送向file, stderr 继承了FD1管道后,再被送往file,此时,file 只被打开了一次,也只使用了一个管道FD1,它包括了stdout和stderr的内容. |
从IO效率上,前一条命令的效率要比后面一条的命令效率要低,所以在编写shell脚本的时候,较多的时候我们会用command > file 2>&1 这样的写法.
另外,除了以上的两种写法外,还有下面这样的写法,也能实现同样的效果make >& make_log
或者
make &> make_log
意思是把标准输出和错误输出都重定向,
make > out 只重定向标准输出!!!!!~~
>log 表示把标准输出重新定向到文件log中>& log 表示把标准输出和错误输出都定向到文件log中,相当于 >log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