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的强悍——你不了解

国内的软件测试行业起步较晚,虽现在有一些普遍的认识,但大多数对测试人员的认识不足,导致测试的发展较缓慢!普遍的认识就是需要测试人员,但测试人员能做多少事情就不得知了!也不全是老板认识的缺陷,而是测试的表现没有改变老板的认识!

比如说测试工作:

“测试人员就是在页面点点,提出些功能问题,有什么技术含量?”

    思考:

当产品提测,测试人员就只能做黑盒的功能测试吗?

    回答:

    1.首先怎么介入测试?

    2.用什么策略进行测试?

    3.那功能测试做完之后我们要做什么?

    4.集成测试我们要做什么?

    5.系统测试我们要做什么?

6.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做?经过以上一系列的测试活动,产品的质量就保障了吗?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GET到:

    1. 介入测试我们需要了解产品的背景,学习需求、设计文档,编写测试用例;

    2. 针对此产品要运用什么测试策略,比如:先进行冒烟测试,再进行功能测试、系统测试等;

    3. 功能测试也不是完全按照事先编好的测试用例按部就班的执行,还需要不断思考,比如:功能的合理性、适用性、健壮性、交互、体验等。

4.系统测试也包括很多,比如: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性测试、稳定性测试等;

5. 经过以上一系列的测试活动,我们还要进行现场的测试,客户现场用户的使用情况、体验、评价等。

比如说提BUG:

“测试不就是发现bug吗,有什么技术含量?”

    思考:

当发现一个bug,除了尽快报告问题以外,我们还能做哪些事情?

    回答:

    1.这个bug复现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2.除了发现bug的这条路径,是否还有更多的路径也会导致相同的问题?

    3.bug是否存在可能影响其它数据或者其它应用的副作用?

    4.其它功能模块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

    5.bug的复现路径是否在用户可达之路上?

    6.复现bug的路径是否在测试用例中?有没有可借鉴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GET到:

    1. 通过bug的定位,确认必现路径、可能的原因,帮助开发快速定位、解决问题;

    2. 通过bug的路径、影响范围等分析,发掘更多的隐藏bug;

    3. 通过分析操作路径,补充测试用例,扩展测试用例范围、思路。

比如说质量控制:

“测试不懂质量过程控制,我们需要专业的QA、CM、MQA等”

    思考:

QA、CM、MQA到底是做什么的?他们所做的测试人员真的无法胜任吗?

    回答:

    1. QA、CM、MQA到底是做什么的?

    2. 测试人员无法胜任QA、CM、MQA的工作吗?

    3.那只是不停的测试就可以保障产品的质量吗?

    4.所有的测试活动通过就代表产品是好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GET到:

    1. 产品质量过程控制非常重要,过程的控制不能缺少测试人员;

    2. 测试过程管理也很重要,没有过程管理,测试就是混乱的,不规范的;

3. 测试人员不能机械的埋头只是做测试,要更多的思考,怎么样提高测试的覆盖度;

4. QA、CM、MQA角色的目标就保障产品质量,测试人员的目标也是保障产品质量,所以测试人员更符合QA、CM、MQA角色。

     说了这么多,只有一个思想,测试人员自身的能力要不断提高,尤其要掌握编程能力,多在优快云网站学习,因为测试的领域很广阔,只有你足够优秀,你才会发现产品质量的保障需要综合型的人员,测试的能力在这个广阔的领域需要不断延伸!只有这样,测试的最终目标:保障产品质量才得以真正实现。

     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软件企业先裁剪的就是测试人员,所以测试人员要跳出老板眼里的测试,不断挑战测试之外的东西,让自己成为企业里综合型的测试佼佼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暗涧幽火

您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