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中泛型编程思想分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C#泛型的使用方法及其优势,包括如何编写泛型代码、泛型中的数据类型约束、静态成员使用注意事项及方法重载等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 2005 年底微软公司正式发布了 C# 2.0 ,与 C# 1.x 相比,新版本增加了很多新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泛型的支持。通过泛型,我们可以定义类型安全的数据结构,而无需使用实际的数据类型。这能显著提高性能并得到更高质量的代码。泛型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他在功能上类似于 C++ 的模板,模板多年前就已存在 C++ 上了,并且在 C++ 上有大量成熟应用。
  本文讨论泛型使用的一般问题,比如为什么要使用泛型、泛型的编写方法、泛型中数据类型的约束、泛型中静态成员使用要注意的问题、泛型中方法重载的问、泛型方法等,通过这些使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泛型并掌握泛型的一般应用,编写出更简单、通用、高效的应用系统。
  什么是泛型
  我们在编写程序时,经常遇到两个模块的功能非常相似,只是一个是处理 int 数据,另一个是处理 string 数据,或者其他自定义的数据类型,但我们没有办法,只能分别写多个方法处理每个数据类型,因为方法的参数类型不同。有没有一种办法,在方法中传入通用的数据类型,这样不就可以合并代码了吗?泛型的出现就是专门解决这个问题的。读完本篇文章,你会对泛型有更深的了解。
  为什么要使用泛型
  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下面的代码,代码省略了一些内容,但功能是实现一个栈,这个栈只能处理 int 数据类型:
public class Stack
{
  private int[] m_item;
  public int Pop(){...}
  public void Push(int item){...}
  public Stack(int i)
  {
   this.m_item = new int[i];
  }
}
  上面代码运行的很好,但是,当我们需要一个栈来保存 string 类型时,该怎么办呢?很多人都会想到把上面的代码复制一份,把 int 改成 string 不就行了。当然,这样做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一个优秀的程序是不会这样做的,因为他想到若以后再需要 long Node 类型的栈该怎样做呢?还要再复制吗?优秀的程序员会想到用一个通用的数据类型 object 来实现这个栈:
public class Stack
{
  private object[] m_item;
  public object Pop(){...}
  public void Push(object item){...}
  public Stack(int i)
  {
   this.m_item = new[i];
  }
}
  这个栈写的不错,他非常灵活,可以接收任何数据类型,可以说是一劳永逸。但全面地讲,也不是没有缺陷的,主要表现在:
  当 Stack 处理值类型时,会出现装箱、折箱操作,这将在托管堆上分配和回收大量的变量,若数据量大,则性能损失非常严重。
在处理引用类型时,虽然没有装箱和折箱操作,但将用到数据类型的强制转换操作,增加处理器的负担。
  在数据类型的强制转换上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假设 stack Stack 的一个实例):
Node1 x = new Node1();
stack.Push(x);
Node2 y = (Node2)stack.Pop();
  上面的代码在编译时是完全没问题的,但由于 Push 了一个 Node1 类型的数据,但在 Pop 时却要求转换为 Node2 类型,这将出现程序运行时的类型转换异常,但却逃离了编译器的检查。
  针对 object 类型栈的问题,我们引入泛型,他可以优雅地解决这些问题。泛型用用一个通过的数据类型 T 来代替 object ,在类实例化时指定 T 的类型,运行时( Runtime )自动编译为本地代码,运行效率和代码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并且保证数据类型安全。
  使用泛型
  下面是用泛型来重写上面的栈,用一个通用的数据类型 T 来作为一个占位符,等待在实例化时用一个实际的类型来代替。让我们来看看泛型的威力:
public class Stack<T>
{
  private T[] m_item;
  public T Pop(){...}
  public void Push(T item){...}
  public Stack(int i)
  {
   this.m_item = new T[i];
  }
}
  类的写法不变,只是引入了通用数据类型 T 就可以适用于任何数据类型,并且类型安全的。这个类的调用方法:
// 实例化只能保存 int 类型的类
Stack<int> a = new Stack<int>(100);
a.Push(10);
a.Push("8888"); //
这一行编译不通过,因为类 a 只接收 int 类型的数据
int x = a.Pop();
// 实例化只能保存 string 类型的类
Stack<string> b = new Stack<string>(100);
b.Push(10); //
这一行编译不通过,因为类 b 只接收 string 类型的数据
b.Push("8888");
string y = b.Pop();
  这个类和 object 实现的类有截然不同的区别:
   1. 他是类型安全的。实例化了 int 类型的栈,就不能处理 string 类型的数据,其他数据类型也一样。
   2. 无需装箱和折箱。这个类在实例化时,按照所传入的数据类型生成本地代码,本地代码数据类型已确定,所以无需装箱和折箱。
   3. 无需类型转换。
  泛型类实例化的理论
   C# 泛型类在编译时,先生成中间代码 IL ,通用类型 T 只是一个占位符。在实例化类时,根据用户指定的数据类型代替 T 并由即时编译器( JIT )生成本地代码,这个本地代码中已经使用了实际的数据类型,等同于用实际类型写的类,所以不同的封闭类的本地代码是不一样的。按照这个原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泛型类的不同的封闭类是分别不同的数据类型。
  例: Stack<int> Stack<string> 是两个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类,你可以把他看成类 A 和类 B ,这个解释对泛型类的静态成员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泛型类中数据类型的约束
  程序员在编写泛型类时,总是会对通用数据类型 T 进行有意或无意地有假想,也就是说这个 T 一般来说是不能适应所有类型,但怎样限制调用者传入的数据类型呢?这就需要对传入的数据类型进行约束,约束的方式是指定 T 的祖先,即继承的接口或类。因为 C# 的单根继承性,所以约束可以有多个接口,但最多只能有一个类,并且类必须在接口之前。这时就用到了 C#2.0 的新增关键字:
public class Node<T, V> where T : Stack, IComparable
where V: Stack
{...}
  以上的泛型类的约束表明, T 必须是从 Stack IComparable 继承, V 必须是 Stack 或从 Stack 继承,否则将无法通过编译器的类型检查,编译失败。
  通用类型 T 没有特指,但因为 C# 中所有的类都是从 object 继承来,所以他在类 Node 的编写中只能调用 object 类的方法,这给程序的编写造成了困难。比如你的类设计只需要支持两种数据类型 int string ,并且在类中需要对 T 类型的变量比较大小,但这些却无法实现,因为 object 是没有比较大小的方法的。 了解决这个问题,只需对 T 进行 IComparable 约束,这时在类 Node 里就可以对 T 的实例执行 CompareTo 方法了。这个问题可以扩展到其他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
  如果在类 Node 里需要对 T 重新进行实例化该怎么办呢?因为类 Node 中不知道类 T 到底有哪些构造函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 new 约束:
public class Node<T, V> where T : Stack, new()
where V: IComparable
  需要注意的是, new 约束只能是无参数的,所以也要求相应的类 Stack 必须有一个无参构造函数,否则编译失败。
   C# 中数据类型有两大类:引用类型和值类型。引用类型如所有的类,值类型一般是语言的最基本类型,如 int, long, struct 等,在泛型的约束中,我们也可以大范围地限制类型 T 必须是引用类型或必须是值类型,分别对应的关键字是 class struct:
public class Node<T, V> where T : class
where V: struct
  泛型方法
  泛型不仅能作用在类上,也可单独用在类的方法上,他可根据方法参数的类型自动适应各种参数,这样的方法叫泛型方法。看下面的类:
public class Stack2
{
  public void Push<T>(Stack<T> s, params T[] p)
  {
   foreach (T t in p)
   {
    s.Push(t);
   }
  }
}
  原来的类 Stack 一次只能 Push 一个数据,这个类 Stack2 扩展了 Stack 的功能(当然也可以直接写在 Stack 中),他可以一次把多个数据压入 Stack 中。其中 Push 是一个泛型方法,这个方法的调用示例如下:
Stack<int> x = new Stack<int>(100);
Stack2 x2 = new Stack2();
x2.Push(x, 1, 2, 3, 4, 6);
string s = "";
for (int i = 0; i < 5; i++)
{
  s += x.Pop().ToString();
} //
至此, s 的值为 64321
  泛型中的静态成员变量
  在 C#1.x 中,我们知道类的静态成员变量在不同的类实例间是共享的,并且他是通过类名访问的。 C#2.0 中由于引进了泛型,导致静态成员变量的机制出现了一些变化:静态成员变量在相同封闭类间共享,不同的封闭类间不共享。
  这也非常容易理解,因为不同的封闭类虽然有相同的类名称,但由于分别传入了不同的数据类型,他们是完全不同的类,比如:
Stack<int> a = new Stack<int>();
Stack<int> b = new Stack<int>();
Stack<long> c = new Stack<long>();
  类实例 a b 是同一类型,他们之间共享静态成员变量,但类实例 c 却是和 a b 完全不同的类型,所以不能和 a b 共享静态成员变量。
  泛型中的静态构造函数
  静态构造函数的规则:只能有一个,且不能有参数,他只能被 .NET 运行时自动调用,而不能人工调用。
  泛型中的静态构造函数的原理和非泛型类是一样的,只需把泛型中的不同的封闭类理解为不同的类即可。以下两种情况可激发静态的构造函数:
   1. 特定的封闭类第一次被实例化。
   2. 特定封闭类中任一静态成员变量被调用。
  泛型类中的方法重载
  方法的重载在 .Net Framework 中被大量应用,他要求重载具有不同的签名。在泛型类中,由于通用类型 T 在类编写时并不确定,所以在重载时有些注意事项,这些事项我们通过以下的例子说明:
public class Node<T, V>
{
  public T add(T a, V b) // 第一个 add
  {
   return a;
  }
  public T add(V a, T b) // 第二个 add
  {
   return b;
  }
  public int add(int a, int b) // 第三个 add
  {
   return a + b;
  }
}
  上面的类很明显,如果 T V 都传入 int 的话,三个 add 方法将具有同样的签名,但这个类仍然能通过编译,是否会引起调用混淆将在这个类实例化和调用 add 方法时判断。请看下面调用代码:
Node<int, int> node = new Node<int, int>();
object x = node.add(2, 11);
  这个 Node 的实例化引起了三个 add 具有同样的签名,但却能调用成功,因为他优先匹配了第三个 add 。但如果删除了第三个 add ,上面的调用代码则无法编译通过,提示方法产生的混淆,因为运行时无法在第一个 add 和第二个 add 之间选择。
Node<string, int> node = new Node<string, int>();
object x = node.add(2, "11");
  这两行调用代码可正确编译,因为传入的 string int ,使三个 add 具有不同的签名,当然能找到唯一匹配的 add 方法。
  由以上示例可知, C# 的泛型是在实例的方法被调用时检查重载是否产生混淆,而不是在泛型类本身编译时检查。同时还得出一个重要原则:
  当一般方法与泛型方法具有相同的签名时,会覆盖泛型方法。
  泛型类的方法重写
  方法重写( override )的主要问题是方法签名的识别规则,在这一点上他与方法重载一样,请参考泛型类的方法重载。
  泛型的使用范围
  本文主要是在类中讲述泛型,实际上,泛型还可以用在类方法、接口、结构( struct )、委托等上面使用,使用方法大致相同,就不再讲述。
  小结
   C# 泛型是开发工具库中的一个无价之宝。它们可以提高性能、类型安全和质量,减少重复性的编程任务,简化总体编程模型,而这一切都是通过优雅的、可读性强的语法完成的。尽管 C# 泛型的根基是 C++ 模板,但 C# 通过提供编译时安全和支持将泛型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C# 利用了两阶段编译、元数据以及诸如约束和一般方法之类的创新性的概念。毫无疑问, C# 的将来版本将继续发展泛型,以便添加新的功能,并且将泛型扩展到诸如数据访问或本地化之类的其他 .NET Framework 领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