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onContext和ServletActionContext小结

本文深入解析Struts2框架中ActionContext与ServletActionContext的作用,详细阐述如何通过ActionContext获取请求、响应和会话信息,并对比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提供非IoC和IoC两种方式获取请求、响应和session的具体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ActionContext

在Struts2开发中,除了将请求参数自动设置到Action的字段中,我们往往也需要在Action里直接获取请求(Request)或会话(Session)的一些信息,甚至需要直接对JavaServlet Http的请求(HttpServletRequest),响应(HttpServletResponse)操作. 我们需要在Action中取得request请求参数"username"的值:

ActionContext context = ActionContext.getContext();
Map params = context.getParameters();
String username = (String) params.get("username");
ActionContext(com.opensymphony.xwork.ActionContext)是Action执行时的上下文,上下文可以看作是一个容器(其实我们这里的容器就是一个Map而已),它存放的是Action在执行时需要用到的对象. 一般情况, 我们的ActionContext都是通过: ActionContext context = (ActionContext) actionContext.get();来获取的.我们再来看看这里的actionContext对象的创建:

static ThreadLocal actionContext = new ActionContextThreadLocal();

ActionContextThreadLocal是实现ThreadLocal的一个内部类.ThreadLocal可以命名为"线程局部变量",它为每一个使用该变量的线程都提供一个变量值的副本,使每一个线程都可以独立地改变自己的副本,而不会和其它线程的副本冲突.这样,我们ActionContext里的属性只会在对应的当前请求线程中可见,从而保证它是线程安全的.

通过ActionContext取得HttpSession: Map session = ActionContext.getContext().getSession();

  2. ServletActionContext

ServletActionContext(com.opensymphony.webwork. ServletActionContext),这个类直接继承了我们上面介绍的ActionContext,它提供了直接与Servlet相关对象访问的功能,它可以取得的对象有:

(1)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 HTTPservlet请求对象

(2)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 HTTPservlet相应对象

(3)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 : Servlet上下文信息

(4)javax.servlet.ServletConfig : Servlet配置对象

(5)javax.servlet.jsp.PageContext : Http页面上下文

如何从ServletActionContext里取得Servlet的相关对象:

<1>取得HttpServletRequest对象: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ServletActionContext. getRequest();

<2>取得HttpSession对象: HttpSession session = ServletActionContext. getRequest().getSession();

  3. ServletActionContext和ActionContext联系

ServletActionContext和ActionContext有着一些重复的功能,在我们的Action中,该如何去抉择呢?我们遵循的原则是:如果ActionContext能够实现我们的功能,那最好就不要使用ServletActionContext,让我们的Action尽量不要直接去访问Servlet的相关对象.

注意:在使用ActionContext时有一点要注意: 不要在Action的构造函数里使用ActionContext.getContext(),因为这个时候ActionContext里的一些值也许没有设置,这时通过ActionContext取得的值也许是null;同样,HttpServletRequest req = ServletActionContext.getRequest()也不要放在构造函数中,也不要直接将req作为类变量给其赋值。至于原因,我想是因为前面讲到的static ThreadLocal actionContext = new ActionContextThreadLocal(),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ActionContext是线程安全的,而ServletActionContext继承自ActionContext,所以ServletActionContext也线程安全,线程安全要求每个线程都独立进行,所以req的创建也要求独立进行,所以ServletActionContext.getRequest()这句话不要放在构造函数中,也不要直接放在类中,而应该放在每个具体的方法体中(eg:login()、queryAll()、insert()等),这样才能保证每次产生对象时独立的建立了一个req。

  4. struts2中获得request、response和session

(1)非IoC方式

方法一:使用org.apache.struts2.ActionContext类,通过它的静态方法getContext()获取当前Action的上下文对象。

ActionContext ctx = ActionContext.getContext();

ctx.put("liuwei", "andy"); //request.setAttribute("liuwei", "andy");
Map session = ctx.getSession(); //session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ctx.get(org.apache.struts2.StrutsStatics.HTTP_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 ctx.get(org.apache.struts2.StrutsStatics.HTTP_RESPONSE);
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这里的session是个Map对象, 在Struts2中底层的session都被封装成了Map类型. 我们可以直接操作这个Map对象进行对session的写入和读取操作, 而不用去直接操作HttpSession对象.

方法二:使用org.apache.struts2.ServletActionContext类

public class UserAction extends ActionSupport {
    
    //其他代码片段

    
    private HttpServletRequest req;
// private HttpServletRequest req = ServletActionContext.getRequest(); 这条语句放在这个位置是错误的,同样把这条语句放在构造方法中也是错误的。

    public String login() {
        req = ServletActionContext.getRequest(); //req的获得必须在具体的方法中实现

        user = new User();
        user.setUid(uid);
        user.setPassword(password);
        if (userDAO.isLogin(user)) {
            req.getSession().setAttribute("user", user);
            return SUCCESS;
        }
        return LOGIN;
    }
    public String queryAll() {
        req = ServletActionContext.getRequest(); //req的获得必须在具体的方法中实现

        uList = userDAO.queryAll();
        req.getSession().setAttribute("uList", uList);
        return SUCCESS;
    }
    
    //其他代码片段

}

(2)IoC方式(即使用Struts2 Aware拦截器)

要使用IoC方式,我们首先要告诉IoC容器(Container)想取得某个对象的意愿,通过实现相应的接口做到这点。

public class UserAction extends ActionSupport implements SessionAware, ServletRequestAware, ServletResponseAware {

    private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private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public void setServletReque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this.request = request;
    }

    public void setServletResponse(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
        this.response = response;
    }

    public String execute() {
        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
        return SUCCESS;
    }
}

 

 

OPCUA(OPC统一架构)是一种开放标准通信协议,用于工业自动化其他领域的设备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它建立在 OPC Foundation 的基础之上,旨在替代早期的 OPC DA(OPC 数据访问),提供更安全、更高效且平台无关的通信方式。本压缩包“OPCUA与OPCServer通讯测试客户端程序.zip”包含了实现OPCUA客户端与OPCServer服务端通讯测试的相关资源。 1. OPCUA协议:OPCUA的核心特性在于它的服务导向架构,包括了数据访问、历史数据访问、报警事件、方法调用等服务。它使用TCP/IP作为传输层,并支持SSL/TLS加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OPCUA还引入了发布/订阅模型,允许实时数据流的高效传输。 2. OPCServer:OPCServer是OPCUA架构中的一个组件,通常由设备制造商或软件供应商提供,它将特定设备或系统的数据暴露给OPCUA客户端,使得多个应用程序可以共享这些数据。例如,KepServer是OPCServer的一种,它可以连接到各种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SCADA系统其他工业设备。 3. OPCUA客户端:客户端是使用OPCUA协议来访问OPCServer服务的应用程序。在这个压缩包中,提供的客户端程序应该能够发现OPCServer,建立安全连接,浏览OPCServer提供的节点结构,读取写入数据,以及订阅变化。 4. OPCUA访问KepServer:KepServer是OPC基金会认证的服务器,支持OPCUA协议。通过OPCUA客户端,你可以与KepServer进行交互,获取或控制连接到KepServer的设备或系统的数据。这在设备监控、数据采集自动化应用中非常常见。 5. 测试过程:通讯测试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 安装配置OPCServer(如KepServer)。 - 运行客户端程序,配置OPCServer的连接参数,包括地址、端口、认证信息等。 - 使用客户端发现OPCServer上的可用服务数据节点。 - 测试读写操作,验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实时性。 - 可能还包括性能测试,检查数据刷新速率网络负载。 6. 遵循OPCUA标准:OPCUA提供了丰富的APISDK,允许开发者创建符合标准的客户端服务器应用。在实现OPCUA通讯时,必须遵循OPCUA的信息模型接口定义,确保与其他OPCUA兼容设备的互操作性。 7. 安全性考虑:OPCUA内置了安全机制,如身份验证、授权加密。客户端服务器间的通信应配置适当的安全策略,以防止未授权访问数据泄露。 通过这个压缩包,用户可以学习实践如何建立测试OPCUA客户端与OPCServer之间的通讯,这对于理解开发基于OPCUA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至关重要。同时,对于那些需要集成不同设备或系统的项目,了解并掌握OPCUA技术是非常有价值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