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a中间件及其与原理

和express的中间件一个道理,多了 async和await 语法;

中间件代码


function  pv(ctx) {
  // 打印路径
   global.console.log('pv'+ctx.path)
}

// 输出一个函数 在use方法里调用 ,最终返沪一个async函数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 {
  // ctx 是综合的请求体可以用来添油加醋, next 是处理完毕 需要进入下一层的方法
   return async function (ctx,next) {
     // 入参调用
      pv(ctx);
      // 调用next 进入下一个 中间件 或者 处理主体
     await next();
   }
}

在主代码中 引用并使用

const pv = require('./middleware/pv')
app.use(pv())

打印结果为

pv/
  <-- GET /
GET / - 668ms
  --> GET / 200 681ms 185b
pv/stylesheets/style.css
  <-- GET /stylesheets/style.css
  --> GET /stylesheets/style.css 200 35ms 111b
 

中间件的执行顺序为 洋葱一样的 

pv.js

function  pv(ctx) {
  // 打印路径
   global.console.log('pv'+ctx.path)
}

// 输出一个函数 在use方法里调用 ,最终返沪一个async函数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 {
  // ctx 是综合的请求体可以用来添油加醋, next 是处理完毕 需要进入下一层的方法
   return async function (ctx,next) {
     global.console.log('pv start')
     // 入参调用
      pv(ctx);
      // 调用next 进入下一个 中间件 或者 处理主体
     await next();
     global.console.log('pv end')
   }
}

pv2.js

function  pv(ctx) {
  // 打印路径
  global.console.log('pv2')
}

// 输出一个函数 在use方法里调用 ,最终返沪一个async函数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 {
  // ctx 是综合的请求体可以用来添油加醋, next 是处理完毕 需要进入下一层的方法
  return async function (ctx,next) {
    // 入参调用
    global.console.log('pv2 start')
    pv(ctx);
    // 调用next 进入下一个 中间件 或者 处理主体
    await next();
    global.console.log('pv2 end')
  }
}

打印结果为

 

pv start
pv/stylesheets/style.css
pv2 start
pv2
  <-- GET /stylesheets/style.css
pv2 end
pv end
  --> GET /stylesheets/style.css 200 20ms 111b
跟洋葱一样的结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