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Google宣布Kotlin成为Android开发的第一级语言后,Kotlin一度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虽然目前的项目还没使用Kotlin的计划,但是觉得有必须提前了解一下,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嘛。所以打算利用工作之余时间,自己先了解了解,说不定哪天能用得上呢。
好了,言归正传,开始Kotlin的学习之路吧。大家都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首先得安装Kolin的环境,想必各位Android同学大部分都安装了Android studio了,可能有部分同学还在使用Eclipse,个人建议如果还在使用Eclipse的同学,尽量切到Studio上面去吧,就目前的趋势,Studio会逐渐取代Eclipse成为Android开发主流工具,重要的一点是,网上很多问题都是在studio上发送的,查找解决方案时,也会针对性。所以本次我是在studio的基础上安装Kotlin环境。
安装kotlin插件
点击file—settings—Plugins 搜索kotlin,如图,然后点击安装后重启Studio即可。
重启后,我们看下是否安装成功,点击工具栏的Code选项,看到里面多一个项目convert file to Kotlin file,说明插件已经安装成功,如图: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在项目中引入Kotlin了。
首先在project的build.gradle里添加如下代码:
buildscript {
ext.kotlin_version = '1.1.2-4'
ext.anko_version = '0.8.2'
dependencies {
classpath 'com.android.tools.build:gradle:2.2.2'
classpath "org.jetbrains.kotlin:kotlin-gradle-plugin:$kotlin_version"
}
然后在module的build.gradle中添加:
dependencies {
compile fileTree(dir: ‘libs’, include: [‘*.jar’])
compile “org.jetbrains.kotlin:kotlin-stdlib:kotlinversion”compile“org.jetbrains.anko:anko−common:anko_version”
}
到这里,就可以使用Kotlin了。看demo:
class MainActivity : Activity() {
override fun 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layout)
}
override fun onResume() {
super.onResume();
}
}
创建的类不再是以.java后缀的了,而是.kt,代码风格也跟Java不同。
好了,到此Kotlin的环境篇完成,下一篇与Java对比来讲类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