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使用异常?
使用少于目前数量的代码,来简化大型、可靠程序的生成,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你更加自信:应用中没有未处理的错误。异常处理是Java中唯一正式的错误报告机制,并且通过编译器强制执行。——引用自《Java编程思想》
异常概念
程序运行期出现的异常事件。良好的程序应该在异常发生的时候提供处理这些异常的方法,使得程序不会因为异常的发生而阻断或产生不可预见的结果。
异常处理原理
异常分类
Throwable是所有错误或异常的超类。
Exception指出了合理的应用程序想要捕获的条件。
RuntimeException是可能在Java虚拟机正常运行期间抛出的异常的超类。
Error用于指示合理的应用程序不应该试图捕获的严重问题。
使用异常的Demo: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TestEx{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ileInputStream in =null;
try{
in =new FileInputStream("myfile.txt");//必须对它进行捕捉或声明抛出
int b;
b=in.read();
while(b!=-1){
// System.out.print((char )b);
System.out.print((char)b);
b=in.read();
}
}catch(FileNotFoundException e){//可以在try后面加多个Catch来捕获异常,但是遵循先小后大
e.printStackTrace();
}catch(IO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getMessage());
}finally{
try{
in.close();
}catch(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void m(int i ) throws ArithmeticException{
if (i==0){
throw new ArithmeticException("被除数为0");
}
}
}
捕获异常前程序运行结果:
异常捕获处理
关键字
try: 包含可能产生例外的代码 ,后面跟一个或多个catch代码段。
**catch:**声明处理的一种特定类型的异常并提供处理的方法。
**finally:**异常发生,程序会终止当前的流程,根据获取异常去执行相应的catch代码,但是无论异常是否产生,程序始终会执行相应的finally代码段,一般释放资源的代码经常写在finally里面。比如:打开一个文件,无论出错不出错,都要把文件关闭,在finally面就写把文件关闭的代码。
**throw:**抛出一个具体的异常类型。常在方法内通过throw声明一个具体的异常信息。需要用户自己捕获,然后对其进行相关包装,最后在将包装后的异常信息抛出。
**throws:**用来声明一个方法可能抛出的所有异常信息。通过在一个方法的声明处定义通过throws声明方法可能抛出的异常信息。
实例:
public Test()throws RepletException{
try{
System.out.println("Test this Project!")
}
catch(Exception e){
throw new Exception(e.toString());
}
}
异常的处理方式
1.根据每种业务语义创建不同的异常,如果UserNotFoundException
2.每层抛出相应的异常,如DaoException ,ServiceException
3.每个模块抛出一种异常,如SysMgrException
4.只抛出一种异常,如AppException
5.错误码可以做到异常粒度划分,采用错误码可以减少异常类的建立。

总结
一个优秀的程序员,要有良好的编程习惯。异常处理是必不可缺的代码能力之一。异常处理让接受和处理错误代码进行解耦和。理清了编程者的思绪,增强了代码的可读性,方便了维护者的阅读和理解。
补充引用资料
检查型异常(Checked Exception)与非检查型异常(Unchecked Exception)
Checked 和 UnChecked 异常 的使用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