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标签嵌套规则
块级元素
div、h1~h6、address、blockquote、center、dir、dl、dt、dd、fieldset、form、hr、isindex、menu、noframes、noscript、ol、p、pre、table、ul ...
特点:总是在新行上开始,高度、行高以及顶和底边距都可控制,宽度缺省是它的容器的100%,除非设定一个宽度
功能:主要用来搭建网站架构、页面布局、承载内容
行内元素
span、a、abbr、acronym、b、bdo、big、br、cite、code、dfn、em、font、i、img、input、kbd、label、q、s、samp、select、small、strike、strong、sub、sup、textarea、tt、u、var ...
特点:和其他元素都在一行上,高、行高及顶和底边距不可改变,宽度就是它的文字或图片的宽度,不可改变
功能:用于加强内容显示,控制细节,例如:加粗、斜体等等
嵌套规则:
(1)块级元素与块级元素平级、内嵌元素与内嵌元素平级
(2)块元素可以包含内联元素或某些块元素,但内联元素不能包含块元素,它只能包含其它的内联元素
(3)有几个特殊的块级元素只能包含内嵌元素,不能再包含块级元素(h1、h2、h3、h4、h5、h6、p、dt)
(4)块级元素不能放在标签p里面
(5)li 标签可以包含 div 标签,因为li 和 div 标签都是装载内容的容器
(6)a标签中不能嵌套a标签
小结:为了提高浏览器的渲染效率,我们应该尽少的嵌套标签,要扁平化
扁平化(Flat Design):2008年由Google提出概念
概念的核心意义是:去除冗余、厚重和繁杂的装饰效果。而具体表现在去掉了多余的透视、纹理、渐变以及能做出3D效果的元素,这样可以让“信息”本身重新作为核心被凸显出来。同时在设计元素上,则强调了抽象、极简和符号化。
优点
1)降低移动设备的硬件需求,延长待机时间;
2)可以更加简单直接的将信息和事物的工作方式展示出来,减少认知障碍的产生;
3)随着网站和应用程序在许多平台涵盖了越来越多不同的屏幕尺寸,创建多个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的skeuomorphic设计既繁琐又费时。设计正朝着更加扁平化的设计,你可以一次保证在所有的屏幕尺寸上它会很好看。扁平化设计更简约,条理清晰,最重要的一点是,更好的适应性。
缺点
扁平化反对者认为:
1)降低用户体验,在非移动设备上令人反感;
2)缺乏直观,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
3)传达的感情不丰富,甚至过于冰冷。
在扁平化设计目前最有力的典范是微软的Windows以及Windows Phone和Windows RT的Metro界面。【首个实践者:Microsoft(微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