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怎么使用U盘

方案一:
 Linux不像Windows一样,接上新硬件后可以自动识别,在Linux下无法自动识别新硬件的,需要手动去识别。
 USB移动存储设备通常被识别为sda1,具体可以通过fdisk -l命令查询。
 在使用U盘前,我们先要为外挂点新建一个子目录,一般外挂点的子目录都是建立在/mnt里面的,我们也建在那里,当然也可以建在/目录下,名字可以自己定,我们就取名为usb,终端下的命令如下: mkdir /mnt/usb 然后我们就可以接上我的U盘了,然后在终端下输入命令并击Enter键即可: mount /dev/sda1 /mnt/usb
 在Windows下当我们用完U盘后,在我们取下U盘前我们先要删除,同样在Linux下我们也要删除挂起点,方法是: umount /dev/sda1 /mnt/usb 或 umount /dev/sda1 如果不把U盘给umount掉,那样很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
方案二:
 USB的支持关键在于驱动,没有驱动设备时mount执行是肯定不成的。我在Red Hat里使用U盘的通用方法如下,屡试不爽
 1. 先别插U盘,/sbin/lsmod看是否有usb-storage。如果没有的话: cd /lib/modules/2.4.20-8/kernel/drivers/usb for v in *.o storage/*.o ; do /sbin/insmod $v ; done
 2. 这里再/sbin/lsmod,应该有usbcore、usb-ohci(或usb-uhci,根据主板芯片组而不同)、usb-storage、scsi_mod等。其中usb-storage的状态应该为(unused)。  3. 插入U盘,不停的/sbin/lsmod,这期间usb-storage的状态应为Initializing,持续时间大约半分钟,其实就相当于Windows在右下角不停的弹汽球:)
 4. 初始化结束后, /sbin/fdisk -l,应该能看到/dev/sda1设备。这时,执行 mount /dev/sda1 /mnt/udisk 才能成功。如果是MSDOS格式,又想看到中文,可以 mount -t vfat /dev/sda1 /mnt/udisk -o iocharset=gb2312。 (为方便可以/etc/fstab加一行,以后就可以 mount /mnt/udisk就行了)。
 5. 奇怪的是有时候fdisk是看不到sda1,但是也能mount上 使用以上步骤挂U盘基本上可说是“万全”了。台式机、笔记本、VMware都一样。 mkdir /mnt/usb mount /dev/sda1 /mnt/usb 笔记本上安装linux用法和台式机一样
 ps: 首先要检查lsmod|grep usb-storage 这是支持USB的模块。如果没有的话,是无法操作USB接口的设备的。 如没有的话,可以手功modprobe usb-storage,一般查看U盘可以用fdisk -l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个硬件的设备名,比猜测硬件名要准确多了.

linux系统安装在vmware虚拟机上的情况:
 1。先确定u盘的位置:我的红帽子系统是安装在虚拟机上的,恩,打开虚拟机进入红帽子系统,注意,先把鼠标放入红帽子系统,然后把u盘插到电脑的usb接口上,此时,在红帽子里运行 fdisk -l 命令,注意,什么也不加,就运行这个命令(照抄就是了),然后观察命令运行的结果,看看有没有与你的u盘容量了,文件系统格式了相符的东西出来,如果有,再寻找与 /dev/sd* (*代表a,b,c.....)相类似的东西,如果是找到/dev/sdb
 2。创建挂载位置一般都是挂载在/mnt 文件夹之下 mnt文件夹主要存放光盘,软盘等移动存储介质运行命令 mkdir /mnt/usb
 3.挂载呵呵,到了最关键的一步了,参数-t ,说实在话,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vfat 是表示挂载的u盘文件系统,linux中把fat16,fat32,ntfs 都归为 vfat 格式,而/dev/sdb1 就是想要挂载的u盘所在的位置,也就是上边第一步得到的位置,而/mnt/usb 也就是想要挂载的位置,挂载成功之后,在/mnt/usb之下就可以看到u盘中的文件了,挂载运行下面的命令,如果运行命令之后不出现提示信息,就说明挂载成功了 mount -t vfat /dev/sdb1 /mnt/usb
 4。用过之后当然要卸载了这个比较简单以下命令就是了,后面的那个路径就是上面第三步中挂载的位置,注意在/mnt/usb路径下直接运行这个命令是卸载不了的,要到跟目录之下或是其他目录之下才可以 umount /mnt/usb

Linux读取U或者移动硬序列号并获取U或者移动硬分区名。基本原理如下: 当有外置 USB 插入的时候,会产生 /proc/scsi/usb-storage 目录,并在其中产生数字文件(形如 1 2 3 4),此文件存储了设备相关信息。 相应的 /sys/class/scsi_device/ 目录中会有 scsi 设备的目录(ide 硬默认无子目录,sata硬默认有子目录),以数字开头(形如 1:0:0:0 2:0:0:0) 这个数字与前面 /proc/scsi/usb-storage目录中的相对应,子目录表示sata硬。比如 /sys/class/scsi_device/2:0:0:0/device/block 中有USB设备,从该目录下得到U或者移动硬的分区名,比如sda1。 该demo实现了上述过程,先检查 /proc/scsi/usb-storage 目录,看是否有u或者移动硬接入,如果有则读取u或者移动硬的序列号,然后在/sys/class/scsi_device/目录下逐级查找,直到找到u或者移动硬的分区。 完整代码,可直接编译和测试,嵌入式环境下也是适应的。 在linux测试如下,id表示序列号,sdb1表示是分区名称: # ./a.out udisk dev num:0 udisk id:055CE21B ret:0 dev num:0 found dir:0:0:0:1 found dev dir:0:0:0:1,full path:/sys/class/scsi_device/0:0:0:1 sub founction found dir:sda found sd device dir:sda,full path:/sys/class/scsi_device/0:0:0:1/device/block/sda found dir:0:0:0:2 found dev dir:0:0:0:2,full path:/sys/class/scsi_device/0:0:0:2 sub founction found dir:sdb found sd device dir:sdb,full path:/sys/class/scsi_device/0:0:0:2/device/block/sdb found sd sub device dir:sdb1 found dir:0:0:0:0 found dev dir:0:0:0:0,full path:/sys/class/scsi_device/0:0:0:0 sub funciton Open Directory /sys/class/scsi_device/0:0:0:0/device/block Error: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get name return:0,disk name:sdb1 # 因为有的USB设备会有好几个,比如把CD和U集成到一起,就会出现上面的情况,有多个子目录去查找。
评论 2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