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u盘使用

linux下u盘使用2007年01月10日 11:12本文为转载文章

 

方案一:
Linux不像Windows一样,接上新硬件后可以自动识别,在Linux下无法自动识别新硬件的,需要手动去识别。USB移动存储设备通常被识别为sda1,具体可以通过fdisk -l命令查询。

 

在使用U盘前,我们先要为外挂点新建一个子目录,一般外挂点的子目录都是建立在/mnt里面的,我们也建在那里,当然也可以建在/目录下,名字可以自己定,我们就取名为usb,终端下的命令如下:

 

mkdir /mnt/usb

 

然后我们就可以接上我的U盘了,然后在终端下输入命令并击Enter键即可:

 

mount /dev/sda1 /mnt/usb

 

在Windows下当我们用完U盘后,在我们取下U盘前我们先要删除,同样在Linux下我们也要删除挂起点,方法是:

 

umount /dev/sda1 /mnt/usb 或 umount /dev/sda1

 

如果不把U盘给umount掉,那样很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

 

方案二:
USB的支持关键在于驱动,没有驱动设备时mount执行是肯定不成的。我在Red Hat里使用U盘的通用方法如下,屡试不爽

 


1. 先别插U盘,/sbin/lsmod看是否有usb-storage。如果没有的话:

 


cd /lib/modules/2.4.20-8/kernel/drivers/usb

 

for v in *.o storage/*.o ; do /sbin/insmod $v ; done

 

2. 这里再/sbin/lsmod,应该有usbcore、usb-ohci(或usb-uhci,根据主板芯片组而不同)、usb-storage、scsi_mod等。其中usb-storage的状态应该为

 

(unused)。

 


3. 插入U盘,不停的/sbin/lsmod,这期间usb-storage的状态应为Initializing,持续时间大约半分钟,其实就相当于Windows在右下角不停的弹汽球:)

 


4. 初始化结束后, /sbin/fdisk -l,应该能看到/dev/sda1设备。这时,执行

 

mount /dev/sda1 /mnt/udisk 才能成功。如果是MSDOS格式,又想看到中文,可以

 

mount -t vfat /dev/sda1 /mnt/udisk -o iocharset=gb2312。

 


(为方便可以/etc/fstab加一行,以后就可以 mount /mnt/udisk就行了)。

 

5. 奇怪的是有时候fdisk是看不到sda1,但是也能mount上

 


使用以上步骤挂U盘基本上可说是“万全”了。台式机、笔记本、VMware都一样。

 

mkdir /mnt/usb

 

mount /dev/sda1 /mnt/usb

 

笔记本上安装linux用法和台式机一样

 

ps:

 

首先要检查lsmod|grep usb-storage 这是支持USB的模块。如果没有的话,是无法操作USB接口的设备的。

 

如没有的话,可以手功modprobe usb-storage,一般查看U盘可以用fdisk -l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个硬件的设备名

 

,比猜测硬件名要准确多了

### 清除 Linux 系统中 U使用日志和记录 在 Linux 中,U 插入时会生成一系列的日志条目。为了彻底清除这些记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修改 dmesg 日志 `dmesg` 命令显示内核环缓冲区的内容,其中包含了设备连接的信息。要清理这部分数据,可以通过重定向 `/dev/null` 来清空当前的 `dmesg` 缓冲区。 ```bash sudo sh -c 'echo > /var/log/dmesg' sudo dmesg --clear ``` 这将有效地移除所有现存于内存中的硬件事件消息[^1]。 #### 处理 syslog 或 journalctl 记录 对于基于 systemd 的系统,U 连接也会被记录到由 `journalctl` 管理的日志文件中;而对于传统 SysVinit 系统,则可能位于 `/var/log/syslog` 或其他位置。针对这两种情况分别处理如下: - **Systemd (Journal)**: 使用 `journalctl` 工具来删除特定时间段内的日志条目 ```bash sudo journalctl --vacuum-time=2days ``` 此命令将会保留最近两天的日志并丢弃更早的数据。如果希望完全清除,请调整参数或直接清除整个日志数据库。 - **Syslog**: 对于非-systemd 环境下的日志管理方式,可以直接编辑配置文件或将旧日志归档/删除。 ```bash sudo truncate -s 0 /var/log/syslog* ``` 上述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甚至消除因 U 操作而留下的痕迹[^3]。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安全机制可能会阻止普通用户执行此类操作,因此建议以 root 用户权限来进行以上更改,并谨慎行事以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