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明白什么是可伸缩性吗?

本文探讨了可伸缩性的概念及其在软件系统中的重要性。文章对比了纵向和横向可伸缩性的优缺点,并讨论了如何实现线性、次线性和超线性伸缩性。此外还介绍了为实现可伸缩性所需考虑的不同系统层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作者 Gavin Terrill 译者 郭晓刚 发布于 2007年10月7日 下午4时2分

社区
Architecture
主题
性能和可伸缩性
标签
并行计算,
网格计算,
负载均衡

“可伸缩性(Scalability)”是软件厂商常常在新闻稿中用到的一个词(也是人们站在饮水机旁谈论的一个词),但这个词在很多情况下都被误解了。例如,很多人说起可伸缩性的时候其实指的是性能和高可用性。Royans K Tharakan试图回答“什么是可伸缩性”这个问题,他说:

可伸缩性,简单来说,是以更大的规模来做你现在所做的事。伸展一个Web应用的规模在于让更多的人使用你的程序。如果你没法找出方法在伸展规模的同时提高性能,没关系。而且只要你可以伸展规模来处理更大数量的用户,那么有几个单点故障(single point of failure)也没关系。

Royans解释说如今我们在面对规模伸展的时候有两个选择:

  • 纵向的可伸缩性——在同一个逻辑单元内增加资源来提高处理能力。这样的例子包括在现有服务器上增加CPU,或者在现有的RAID/SAN存储中增加硬盘来提高存储量。
  • 横向的可伸缩性——增加更多逻辑单元的资源,并令它们像是一个单元一样工作。大多数集群方案、分布式文件系统、负载平衡都是在帮助你提高横向的可伸缩性。

架构师们都在为达到线性的可伸缩性而挣扎,目的是让系统产出的增长与系统中投入资源的增长保持稳定的比率。然而,增加资源会导致一般耗费(overhead)的额外增长,因此难以达到线性的可伸缩性。Royans将之称为“伸缩性因子”,并用它来区分各种类型的伸缩能力:

  • 如果在你扩大规模的时候伸缩性因子保持为常数,这种叫做线性伸缩性
  • 但很可能有些组件并不像其他组件那么适应规模的增长。小于1.0的伸缩性因子叫做次线性伸缩性
  • 话说回来,也可能因为增加更多组件而获得更佳的性能(在RAID系统中跨多个磁盘的I/O,当磁盘越多,性能越好)。这种叫做超线性伸缩性 。 不过类似情况很少见。
  • 如果应用程序没有专门为可伸缩性而设计,有可能当规模扩大的时候情况会变糟。这种称为负伸缩性

跟软件开发中的许多事物一样,这里也没有适合一切情形的银弹可以解决你的伸缩性问题。Royans建议说,“如果你急切需要可伸缩性,向纵向发展可能是最容易的”,但注意“不幸的是纵向伸展会随着你的规模增长而越来越昂贵”,而且“无穷的横向线性伸缩性只是难以达到,而无穷的纵向伸缩性绝不可能”。他继续说:

从另一方面来说,横向可伸缩性并不要求你购买越来越昂贵的服务器。它的本意是用普通的存储和服务器方案来实现规模伸展。不过横向可伸缩性也不便宜。应用必须从建造的最底层就加以考虑才能在多台服务器上运行得像一台服务器一样。

Royans最后建议应该考虑所有的层次才能解决可伸缩性问题:

对于一个成功的Web应用,所有的层次都要同样能够应付规模的增长。包括存储层(集群文件系统、S3等)、数据库层(分区、联合)、应用层(memcached、scaleout、terracota、tomcat clustering等等)、Web层、负载平衡、防火墙等等。比如,如果你没办法实现多个负载平衡控制器来处理未来的网络流量,不管你在Web层的横向伸缩性上扔下多少钱,都不会有什么效果。你的流量始终被限制在一个负载平衡控制器能够承受的程度。

查看英文原文:Think you know what scalability is?

<think>好的,用户问什么是云服务。首先,我需要明确用户可能的背景。可能是一个不太熟悉技术术语的普通用户,或者是一个刚开始学习云计算的学生。我得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避免使用太多专业术语。 首先,我应该从基本概念入手,说明云服务的定义。云服务是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各种计算资源和服务,用户不需要自己维护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这听起来有点抽象,可能需要用类比的方式解释,比如比喻成水电供应,按需使用,按量付费。 接下来,需要分解云服务的不同类型。常见的分类有IaaS、PaaS、SaaS。这三个概念对新手来说可能比较难,需要逐一解释,并给出例子。例如,IaaS就像租用虚拟服务器,PaaS提供开发平台,SaaS是直接使用的应用程序,比如邮箱或在线文档。 然后,要提到云服务的主要特点。比如按需自助服务、广泛的网络访问、资源池化、快速弹性伸缩、可计量的服务。每个特点都需要简单说明,让用户明白为什么这些特点重要,比如资源池化意味着多个用户共享资源,提高效率。 还要列举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比如企业数据存储、网站托管、大数据分析、软件开发测试等,这样用户能联想到实际使用情况,更容易理解云服务的实际价值。 最后,总结云服务的优势,比如降低成本、灵活扩展、高可用性和安全性。同时,可能需要提醒用户注意潜在的风险,比如数据隐私和依赖服务提供商的稳定性,但用户的问题中没有提到这些,可能不需要深入,但简单提及可以让回答更全面。 需要检查是否符合之前的系统级指令:使用中文,数学公式用$...$,独立公式用$$...$$。但在这个回答中,可能不需要数学公式,但如果有涉及的话要确保格式正确。不过当前问题不涉及数学内容,所以主要确保结构清晰,分点说明,语言通俗易懂。 可能用户真正想知道的是云服务如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所以强调按需使用、无需自建基础设施这些实际好处很重要。另外,用户可能听说过但不太清楚具体,所以举例说明会更好,比如提到具体的服务如AWS、阿里云、Google Cloud,或者应用如网盘、在线办公软件。 还要注意不要出现技术错误,比如IaaS、PaaS、SaaS的定义是否准确。需要确认这些术语的解释是否正确,避免误导用户。比如,IaaS确实提供基础计算资源,如虚拟机、存储;PaaS提供开发环境,如数据库、中间件;SaaS是终端应用,如Gmail、Office 365。 可能用户也会关心云服务的安全性,所以在优势中提到安全性,但如果有疑问的话,可能需要进一步解释云提供商通常有更专业的安全措施,但具体情况取决于提供商,不过用户问题中没有深入,所以点到为止即可。 总结一下,回答的结构应该是:定义、主要类型、核心特点、应用场景、优势总结。每个部分用分点或段落清晰分隔,使用例子帮助理解,语言保持口语化,避免过于技术化。</think>云服务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资源、软件应用和数据存储的服务模式。用户无需自行购买和维护硬件设备或软件基础设施,即可按需使用这些资源。下面从**核心概念**、**服务类型**、**特点**和**应用场景**四个方面逐步解释: --- ### 一、核心概念 云服务基于**虚拟化技术**和**分布式计算**,将物理资源(如服务器、存储设备)抽象化为可灵活分配的虚拟资源,并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其核心逻辑是**按需付费**和**资源共享**,类似于使用水电,随用随取。 --- ### 二、主要服务类型 云服务通常分为三类: 1.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提供虚拟化的计算资源(如虚拟机、存储空间、网络)。 *示例*:租用云服务器(如AWS EC2、阿里云ECS)。 2. **平台即服务(PaaS)** 提供开发与部署环境(如数据库、编程工具)。 *示例*:在Google App Engine上开发应用。 3. **软件即服务(SaaS)** 直接提供可用的软件应用。 *示例*:使用Office 365在线编辑文档,或通过企业微信协作。 --- ### 三、核心特点 1. **按需自助服务**:用户可随时通过控制台或API申请资源。 2. **弹性伸缩**:根据流量自动调整资源规模,例如促销期间临时扩容服务器。 3. **资源池化**:多个用户共享底层物理资源,提升利用率。 4. **按使用付费**:仅支付实际消耗的资源量,如存储空间或计算时间。 5. **高可用性**:通过多地备份和冗余设计保障服务稳定性。 --- ### 四、典型应用场景 1. **企业数据存储与备份**:将数据存储在云盘(如阿里云OSS),避免本地硬件故障风险。 2. **网站与APP托管**:中小型企业无需自建机房即可部署网站。 3. **大数据分析**:利用云计算的分布式计算能力(如AWS EMR)处理海量数据。 4. **开发测试环境**:快速创建临时测试环境,完成后立即释放资源。 --- ### 五、优势总结 - **降低成本**:无需前期硬件投资,减少运维人力。 - **灵活扩展**:根据业务需求快速调整资源。 - **全球覆盖**:通过云服务商的多个数据中心实现低延迟访问。 - **专业安全**:云服务商提供防火墙、加密等安全措施,优于多数企业自建方案。 --- #### 注意事项 云服务依赖网络稳定性,且需关注数据隐私合规性(如选择符合本地法规的服务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