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
wang_trace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const 关键字
const关键字精确的说代表只读(readonly),其值在编译时不能被使用,因为编译器在编译时不知道其存储的内容。const关键字的目的是为了取代预编译指令,消除它的缺点,同时继承它的优点。1. const修饰的只读变量定义const只读变量,具有不可变性。const修饰的只读变量必须在定义的同时初始化,否则后期进行赋值将出现错误。这也体现了const的只读属性。2.避免原创 2018-01-02 13:26:14 · 244 阅读 · 0 评论 -
Linux虚拟机中切换到root用户
在虚拟机中,想切换到root用户,输入su后,输入正确的密码,会提示的内容如下:su: Authentication failure这是因为需要先设置root的密码而不是要输入用户登录的密码。切换到root用户的步骤如下:1. sudo passwd root(给root设置密码) 提示:输入新的unix密码再次确认:输入unix的密码2. 使用 su root就可原创 2018-01-24 17:53:26 · 34077 阅读 · 10 评论 -
shell脚本报错
今天写了一个shell脚本,然后执行的时候总是报错。错误如下:-bash: ./ftrace_function.sh: /bin/bash^M: bad interpreter: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可以文件明明存在的。ftrace_function.sh这个文件,我是在虚拟机中生成的,但是通过pc端在notepad++上面进行编辑。然后在linu原创 2018-01-24 18:09:25 · 1645 阅读 · 0 评论 -
命令解析器(使用红黑树实现)
1.设计思路 前段时间研究了一下红黑树,趁着今天有时间,就使用红黑树实现了一下命令解析器。 命令解析器的原则是根据输入的命令,调用相关命令的功能。命令的名字作为红黑树的键值,而相关命令的功能实现则设计为键值。因此红黑树的实现作为了命令解析器的数据结构组织手段。 增加和减少命令时,尽量不需要跨文件的修改(如果只有几个命令,可能可以接受,但是后期维护也是相当大的工作量)。原创 2018-01-18 12:01:01 · 1289 阅读 · 0 评论 -
内存管理学习笔记
1.栈、堆和静态区 静态区:保存自动全局变量和static变量(包括全局静态变量和局部静态变量)。静态区的内容在整个程序的生命周期内都存在。 栈:保存局部变量。栈上的内容只在函数的范围内存在,当函数运行结束,这些内容也会自动被销毁。其特点是效率高,但是空间大小有限。 堆:由malloc系列函数或new操作符分配的内存。其生命周期由free或delete决定。在没有释放之前一直存在,直到程序结束。其原创 2018-01-18 17:49:16 · 288 阅读 · 0 评论 -
关于sizeof的一些实验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a int[10]typedef int b[10];struct student{ int i; char *c; float j; }*stu;int main(void){ int p = 10; struct student * t = NULL; int c[100]; int d =原创 2018-01-19 14:52:54 · 287 阅读 · 0 评论 -
指针的学习笔记
1.指针的大小 一个基本的数据类型(包括自定义类型)加上“*”号就构成了一个指针类型的变量。这个变量的大小是一定的,与“*”号前面的数据类型无关。“*”号前面的数据类型只是说明指针所指向的内存里存储的数据类型。因此,在32位系统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指针类型,其大小都是4byte。可以使用sizeof(void *)进行测试。 也可以这么理解,因为“*”存放的是地址...原创 2018-01-18 16:37:57 · 41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