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etc/shadow文件

本文深入探讨Linux操作系统中用于管理用户密码的shadow文件。解释了shadow文件的权限设置、文件格式以及各字段含义,包括登录名、加密口令、最后一次修改时间等关键信息,帮助理解用户密码管理的基础。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Linux操作系统下有一个文件负责所有用户的密码。那就是shadow。该文件的权限必须设置为:

-r- --- --- (400)或者 -rw --- ---(600)

即:Linux /etc/shadow文件是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权利进行查看和修改的文件。

 

Linux /etc/shadow文件中的记录行与/etc/passwd中的一一对应,它由pwconv命令根据/etc/passwd中的数据自动产生。

 

它的文件格式与/etc/passwd类似,由若干个字段组成,字段之间用“:”隔开。这些字段是:

 

登录名:加密口令: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警告时间:不活动时间:失效时间:标志

 

1)“登录名”是与/etc/passwd文件中的登录名相一致的用户账号

2)“口令”字段存放的是加密后的用户口令字,长度为13个字符。如果为空,则对应用户没有口令,登录时不需要口令;如果含有不属于集合{./0-9A-Za-z}中的字符,则对应的用户不能登录。

         这里有3类,分别是奇奇怪怪的字符串、*和!!其中,奇奇怪怪的字符串就是加密过的密码文件。

         星号代表帐号被锁定;

         双叹号表示这个密码已经过期了。

         奇奇怪怪的字符串是以$6$开头的,表明是用SHA-512加密的,$1$ 表明是用MD5加密的、$2$ 是用Blowfish加密的、$5$“是用 SHA-256加密的。 

 

3)“最后一次修改时间”表示的是从某个时刻起,到用户最后一次修改口令时的天数。时间起点对不同的系统可能不一样。例如在SCOLinux中,这个时间起点是1970年1月1日。

4)“最小时间间隔”指的是两次修改口令之间所需的最小天数。

5)“最大时间间隔”指的是口令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6)“警告时间”字段表示的是从系统开始警告用户到用户密码正式失效之间的天数。

7)“不活动时间”表示的是用户没有登录活动但账号仍能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8)“失效时间”字段给出的是一个绝对的天数,如果使用了这个字段,那么就给出相应账号的生存期。期满后,该账号就不再是一个合法的账号,也就不能再用来登录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