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悟杂谈
文章平均质量分 85
明明如月学长
阿里巴巴 资深 Java 研发工程师。《系统掌握大语言模型提示词 - 从理论到实践》小册作者、《解锁大厂思维:剖析《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再学经典:《EffectiveJava》独家解析》专栏作者、《性能优化方法论》技术电子书作者。热爱技术,喜欢思考,乐于分享。
展开
-
2024 年上半年,一次通过软考高级架构师考试的备考秘诀
很多人对我的 AI 助手很感兴趣,我直接在这里分享一下提示词。通俗讲解专家## 角色你是一位概念通俗讲解专家,能够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解答用户的疑惑给出建议等。## 技能:深入浅出的讲解当用户提出问题或需求时。首先,提供一些更贴近生活或通俗易懂的例子,帮助用户更容易得理解这个概念或知识点。然后,用相对通俗的语言对概念进行详细解释。输出时,通俗示例、通俗解释和建议(如果有)之间通过不同的标题进行明确区分。如果用户继续追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回复。## 要求。原创 2024-06-25 23:57:03 · 3458 阅读 · 4 评论 -
我的 4096 创作纪念日
明明如月学长, 优快云 博客专家,大厂高级 Java 工程师,《性能优化方法论》作者、《解锁大厂思维:剖析《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再学经典:《Effective Java》独家解析》专栏作者。时光飞逝,转眼注册 优快云 已经超过 4096 天。借着这个机会简单写写自己写 优快云 博客的起源和一些杂谈。原创 2024-03-09 20:42:58 · 1440 阅读 · 0 评论 -
关注点在哪里,成长就在哪里
我认为抛开客观的差异(如天资、家庭背景等)不谈,决定一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关注点”。直接经验通常比间接经验更印象深刻和更有价值,主动调整关注点其实就是用同样的经历获取更大价值的方法。我们应该以终为始,通过主动调整关注点,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上,从而更快成长。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知识星球ID:15165241 一起交流学习。申请时标注来自优快云。原创 2023-12-05 08:00:00 · 980 阅读 · 2 评论 -
一文讲透 “中间层” 思想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 David Wheeler 的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任何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增加一个间接的中间层来解决的。所谓:“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在我看来很多人以为自己懂了,但还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并不能真正理解“中间层”思想的含义,更难以做到“知行合一” 进行泛化运用。那么,中间层思想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有哪些你意想不到的中间层思想的运用场景?中间层思想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中间层真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吗?本文将为你揭晓!原创 2023-10-27 01:12:15 · 1490 阅读 · 14 评论 -
“酱香拿铁”背后的心理学、经济学原理和给我们的启示
有人说,成功是偶然,因为很多人按照很多成功的套路去实践,却没有成功。在我看来,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成功的背后往往有些规律可循,但也需要一定的运气和契机。在这里大胆推测,预计瑞幸继“椰云拿铁” 和 “酱香拿铁”之后,未来还会和其他企业合作推出类似的跨界产品。其他咖啡品牌也会争相效仿。本文借着“酱香拿铁”火爆的契机,运用自己一些浅薄的心理学和经济学知识简单分析,并给自己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所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希望每一个热点事件后,能够有一些思考,带来一些启发。原创 2023-09-11 08:00:00 · 15582 阅读 · 10 评论 -
为什么很多人工作 3 年 却只有 1 年经验?
先听一个故事:程序员明明:“大师为作为一个具有 3 年工作经验的人,为啥别人 2 年工作经验比我还强呢?大师回答道:“你只是工作了三年,未必有三年的经验”程序员明明:“大师此话怎讲?大师回答道:“说来话长…,你还是直接去看明明如月学长文章吧…”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同样是在软件开发行业工作 3 年,为什么有些人经验丰富,可以独当一面,而有些人却还和工作一年的人差不多?为什么一起参加工作的人,同一批人中很多人都升到了团队主管的职位,而还有很多人还是普通的开发?原创 2023-08-29 00:32:42 · 17479 阅读 · 28 评论 -
见微知著: StringUtils.split
明明如月学长, 优快云 博客专家,蚂蚁集团高级 Java 工程师,《性能优化方法论》作者、《解锁大厂思维:剖析《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再学经典:《EffectiveJava》独家解析》专栏作者。原创 2023-08-15 08:30:00 · 894 阅读 · 2 评论 -
理解复杂系统的关键:耐心
复杂系统本质上是多面的、复杂的。它们通常并非被设计成一瞬间就能理解的。这对于自然发生的系统,如生态系统,和人类设计的系统,如高级软件或机械,都是适用的。这些系统是由多个组件混合而成,每个组件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和角色。要理解整个系统,理解每个组件及其相互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因此,需要相当程度的耐心。。其次,复杂性常常伴随着不可预测性。在复杂系统中,微小的调整或变化可能会由于组件的相互连接性而导致无法预见的后果。原创 2023-07-31 08:00:00 · 480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向资深开发人员寻求帮助(并获得帮助)
在程序开发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让人挠头的问题。如何寻求帮助,尤其是如何向资深开发人员寻求帮助,是一门值得学习的技艺。这并不只是简单地把问题抛出来,而是需要学会在何时求助,如何提问,如何理解答案,以及如何总结经验。有时候又觉得自己求助过晚,本可以通过短短 5 分钟的交谈得到解决的问题,却固执地自己琢磨了足足 8 个小时。本文基于:https://80hd.dev/how-to-ask-for-help-from-a-senior-developer-and-get-it/#more-102 改编而来。原创 2023-07-18 08:00:00 · 587 阅读 · 0 评论 -
新颖的文档、视频交互方式:以《GPT API Unofficial Docs》和《渐构》为例
被网站的交互方式所吸引,颇为新颖,值得借鉴。左侧是对应的 API 代码调用示例,右侧是文档的每个部分,滑动到对应部分,左侧相关的代码会高亮。这也让我想起了《学习观》的作者自己创建的网站,可以实现思维导图和视频片段的联动!原创 2023-07-06 00:09:49 · 1449 阅读 · 0 评论 -
国外大牛 Adam Fallon 十年软件开发的一些经验分享
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对于编程的独到见解和心得体会,希望这些经验可以为你的编程之路提供一些参考。因此,在阅读这些资料时,我们应保持批判性思维,明确它们可能只是部分人的观点,不一定适用于我们的实际情况。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过于追求新的技术和工具,而忽视了软件的本质和基础。因此,我们不应该成为任何一种编程范式的狂热者,而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和情况,灵活选择适合的编程范式。同时,我发现,真正的好工程师都很谦逊,他们喜欢学习,喜欢分享,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榜样。这样,我们的想法和成果才能得到真正的重视和尊重。原创 2023-07-03 08:00:00 · 5338 阅读 · 11 评论 -
使用 AI 工具是否会导致思考能力退化?如何应对?
正如手机、电脑的出现一样, AI 的普及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在 AI 的时代,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的判断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让 AI 更好地为我们服务,解放生产的,而不要成为完全依赖 AI 的很容易被取代的人。原创 2023-05-23 08:00:00 · 2130 阅读 · 0 评论 -
优秀软件工程师必备的 7 个好习惯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地,不想当优秀软件工程师的程序员不是好程序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根据 Lula 的 “” 视频的主要观点,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应该具备的 7 个好习惯。本文主要介绍了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应该具备的七个好习惯,包括不急于编码、擅长写文档、提高代码可读性、善于跨职能合作、高效沟通、提高影响力和拥有成长思维。这些习惯可以帮助软件工程师避免返工,提高代码质量,满足客户期望,并有利于团队的发展和提高生产效率。你认为优秀软件工程师还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原创 2023-03-29 08:00:00 · 739 阅读 · 0 评论 -
人工智能时代- 是时候改变学习方法了!
最近问了 ChatGPT 很多问题,整体来说很多回答很具有参考价值,大家可以尝试使用 ChatGPT 来辅助自己解决问题。原创 2023-02-18 10:00:23 · 712 阅读 · 2 评论 -
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从战略到战术
高质量的文章通常具备以下特点:另外,通常来说很多知识付费平台的热门专栏、很多知名开源项目的官方文档、很多大厂的技术公众号的文章质量也非常高。《对抗软件复杂度的战争》,就是一篇不错的高质量文章案例。大家可以大致浏览一下,该文图文并茂;引用文章众多,论证充分;能够结合源码和经典的理论;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本文主要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讲述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有补充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交流。原创 2022-10-01 22:02:14 · 6615 阅读 · 15 评论 -
猿创征文|弃文从工,从小白到蚂蚁工程师,我的 Java 成长之路
最近 优快云 开展了猿创征文,希望博主写文章讲述自己在某个领域的技术成长历程。之前也曾想找个机会写篇文章,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历程。因此,借着这个机会写下这篇文章。!原创 2022-09-13 00:29:01 · 18411 阅读 · 36 评论 -
一个程序员的中秋节碎碎念
中秋节需要一些仪式感,可以是给自己的,也可以是给老师的,给亲人的。程序员有特殊性,也有人之常情,不管何时何地都应该心存感恩之心。原创 2022-09-01 01:12:50 · 7932 阅读 · 8 评论 -
为什么多看书不能提高写作水平?
本质上想通过“多读书”/"多写代码(看优秀代码)"来提高自己的水平,还是要看自己是否有思考,还要隔一段时间回温来加深理解。httpshttpshttpshttpshttps。原创 2022-07-18 23:13:17 · 656 阅读 · 0 评论 -
同学,运维喊你来精简日志啦 - 日志瘦身方法论
在日常开发中,通常为了方便调试、方便查问题,会打印很多 INFO 级别的日志。随着访问量越来越大,一不小心,某个日志一天的 size 就大于了某个阈值(如 5G),于是,收到了优化日志大小的告警。那么,日志瘦身哪些常见的思路呢?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谈谈我的看法。有时候为了方便测试,临时打印很多 INFO 级别日志。等项目上线前,可以将非必要的日志删除或者调整为 DEBUG 级别。但有些场景下有些日志可打印为 DEBUG 也可打印为 INFO,打印成 INFO 级别占空间,打印成 DEBUG 级别线上查问原创 2022-07-06 00:58:02 · 1101 阅读 · 0 评论 -
大厂校招缩招,今年 Java 后端同学校招该何去何从?
最近有一些学弟学妹请教一些校招相关的问题。作为一个经历过校招(校招拿到了美团、网易等公司 Offer)、社招(在阿里工作),当过面试官的过来人,希望通过本文让大家能够意识到今年校招的形势,帮助大家了解校招复习的误区。前几年互联网很好找工作,尤其是 985 和 211 高校的同学,找工作相对很容易,工资开的也很高。最近一年两年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很多大厂纷纷裁员。大多数公司校招缩招,社招只出不进。今年校招的要求肯定会比往年更高,建议大家今年必须“卷起来”,一定要尽早投入到校招复习中,一定要掌握的原创 2022-07-03 07:35:42 · 500 阅读 · 0 评论 -
读《代码整洁之道》- 函数名称应该表达其行为
一、背景前一段时间听到周围有人认为:“函数名起的困惑无所谓,反正别人使用接口的时候也会看下源码的”,让我非常吃惊。我一直也是认为,好的代码应该是看到函数名就应该知道含义,看到参数和返回值就应该可以放心使用,而不是非要去读源码才不会误用。今天重读《代码整洁之道》,看到书中提到:函数名称应该表达其行为。如果你必须查看函数的实现(或文档)才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就应该换个更好的函数名或者重新设计功能代码或者起个更贴切的名称。(原文翻译有些生硬,这里自己改了一下)二、示例比如只想查询用户的姓名、年原创 2021-12-19 21:37:20 · 681 阅读 · 0 评论 -
JSON 多态反序列化属性/类型丢失问题
一、背景工作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个类定义了某个类型的父类作为成员变量,实际存放的为某个子类型, JSON 反序列化后,属性丢失的情况。二、复现父类型package json;import lombok.Data;@Datapublic class Par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sex ;}子类型1:package json;import lombok.Data;import lombok.EqualsA原创 2021-10-16 22:39:21 · 5626 阅读 · 0 评论 -
JSON 反序列化 Long 变 Integer 或 Double 问题
一、背景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对 Map<String,Object> 进行 JSON 序列化,其中值中包含 Long 类型的数据,反序列化后强转 Long 时报类型转换异常的问题。本文简单探讨下该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如果你想直接看建议,直接翻到第三部分即可。二、研究本文主要以 jackson、 gson、fastjson 三个库为例,版本分别如下: <!-- https://mvnrepository.com/artifact/com.fasterxml.jackson.co原创 2021-10-16 21:05:03 · 10525 阅读 · 0 评论 -
封装复杂度之批量接口
一、背景在平时项目开发过程中,难免需要作为接口提供方封装批量接口给上游调用;或者作为上游系统调用下游业务或者中间件的批量接口,执行某些操作。常见的批量操作有很多,比如批量查询内容详情,批量发送提醒;批量插入数据、批量更新、批量发送MQ消息等。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要提供批量接口?作为批量接口的提供方和批量接口的使用方我们通常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二、 问题思考2.1 为什么要提供批量接口?通常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性能优化。通常 IO 操作是性能的主要瓶颈,批量接口可以减少原创 2021-10-01 10:46:07 · 1746 阅读 · 0 评论 -
非典型程序员的办公桌
一、背景这次不聊技术,晒下自己公司的工位和自己房间的书桌。主要想安利下超大桌面鼠标垫,极大提升办公体验。二、 公司工位下面是我现在的工位。主要理念是,希望让自己的工作更舒适一些,又不想放太多东西,把桌面搞得太乱。桌面清单:4K 显示器2021 Mac Book Pro M1 芯片苹果电脑支架Magic Keyboard 2Magic Trackpad 2900mm * 400mm * 3mm 超大桌面鼠标垫可乐桌面垃圾箱宇航员手机支架枸杞保温杯西湖龙井茶两本书绿植原创 2021-08-21 01:01:31 · 8518 阅读 · 56 评论 -
我对“结构化思维”的理解 - 直播分享
录播视频的 B 站 连接: 我对结构化思维的理解 一、背景码出架构的班,孤尽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回答问题不全面,没有结构化思维。我发现自己也没有系统化掌握结构化思维。同时,在知乎上搜索结构化思维时,发现很对回答也不能让自己满意。因此,最近搜索了很多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重新整理作一次结构化思维的分享。二、结构化思维是什么?(What)我的理解:结构化思维是一种对抗熵增的方法,通过原创 2021-07-25 01:01:18 · 1641 阅读 · 0 评论 -
我眼中的Java大牛之孤尽老师
一、背景最近看到一个征文写自己心目中的大牛,希望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写一下我眼中的大牛:孤尽老师。写孤尽老师的主要原因是我认为孤尽老师影响和帮助了很多人。本文将讲述自己和孤尽老师的一些“接触”,我眼中的孤尽老师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从孤尽老师身上学到了什么。二、时间线下面是和孤尽老师“接触”的时间线:第一次知道孤尽老师还是在《阿里巴巴 Java 开发手册》发布的时候,当时第一时间下载并打印出规约的 PDF 版,认真拜读了好几遍。后来出了纸质版,第一时间购买。后原创 2021-07-17 13:39:11 · 3302 阅读 · 7 评论 -
技术人员如何做晋升答辩
一、前言上半年很多公司都已经完成或者正在进行晋升答辩,看到技术群里的同学们也有在讨论如何做晋升答辩。上半年正巧自己也参加了公司的晋升答辩并顺利晋升,借此机会,谈谈我对晋升答辩的理解和准备的建议。注:有些公司的晋升可能还会有很多内幕,这不在本文的考虑范围。二、晋升意味着什么?很多人都想晋升,不知道大家是否认真思考过晋升意味着什么?可能很多人认为意味着能力的提升,意味着升职加薪。其实晋升不仅代表着知识、技能、经验等能力的提升,还意味着未来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意味着上层对你有更多的价值期待。大多数原创 2021-06-29 23:05:17 · 5134 阅读 · 3 评论 -
为什么技术同学需要有更多的业务思考?
技术同学的三个阶段首先,根据技术同学对业务的理解程度,可以划分为 3 个阶段。第一阶段 PRD 翻译机这一阶段的技术同学,PRD 说什么做什么,只要验收通过,那么他们就觉得任务就算圆满完成了。不关心需求背景,不关心需求价值,不关心背后业务逻辑。对于初入职场的同学,能把任务圆满完成,已着实不错。不过处于这一阶段的技术同学也最容易被替代。第二阶段 理解业务,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这个阶段的技术同学开始去理解业务了,会去关注业务架构,在理解业务的基础之上去选择合适的技术架构。...转载 2021-06-05 15:19:17 · 850 阅读 · 0 评论 -
拒绝“开发脑”
1 背景工作这几年观察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有些开发会深陷开发思维。一个典型的案例:产品让你做一个导出功能,其中有一项是性别字段字段,数据库存的是0表示女,存1表示男,有些同学导出 excel 时,直接讲值导出为 0 和 1 ,????…2 启示2.1 使用角度:以终为始/换位思考我们做某个模块,想清楚这个功能是给谁用的,如果他用这个功能会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如果有该怎么改进?很多开发,尤其是工作年数不多的开发,很容易将技术视角带到产品层面,最后的东西很像是数据库表字段直接映射的管理页面。原创 2021-05-26 23:58:04 · 474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画好架构图》读后感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v7y6zW8JJZ-r4c7E6TDhQA1 架构图架构图就是用图形的方式表达出系统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形式。元素可以有不同的粒度,如系统级别、组件级别、类级别等。2 以终为始文中提到:“不要为了画一个物理视图去画物理视图,为了画一个逻辑视图去画逻辑视图”。这点深有体会,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技术方案模板,很多人做技术方案的时候,不考虑项目的规模。有些项目规模小不需要每个图都画,不需要画的太复杂;...原创 2021-04-21 23:52:26 · 936 阅读 · 1 评论 -
《洞察设计模式的底层逻辑》读后感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qRjn_4xZdmuUPQFoWMBQ4Q学以致用文中提到:设计模式的底层逻辑是:“找到变化,封装变化”。设计模式的基石是面向对象。 学习设计模式的目的不是画出各种设计模式的类图,而是要学习它的思维:找到变化,封装变化。 设计模式还是要应用到实际的业务中才能发挥它的价值短短几句话,却句句珠玑。再延展来讲,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而不在于理论本身,此外我们学习一些技术时更重要的是学习其核心的原理而不是形式。...原创 2021-04-17 00:54:35 · 1146 阅读 · 3 评论 -
作图,向教条主义say no!!
背景很多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习惯于模仿,很难去思考主动创新。而懂得变通和创新的人非常值得大家去学习。有时候,如果大家能够抱着以终为始的思想,去作图,去设计方案,编写代码,或许能够提高进阶的速度。作图也是一样,我们不应该教条,更应该以清晰易懂为核心目标。作图案例下面举一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我要表达地意思。如下图为 《DDD 的最短学习路径》 GitChat 的配图看着挺棒,或许对于作者来说,可以快速分辨出不同颜色的含义。为了让大家能够理解不同颜色的含义,“贴心”地在顶部提供了图例。但对于原创 2021-03-17 23:48:43 · 1456 阅读 · 4 评论 -
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适合的选择
时间仓促,简单记一点自己的感想,写一篇杂文一、背景不管是技术方案还是工作和生活,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适合的选择。二、举例2.1 设计模式大家都知道设计模式是很多大牛总结出来的一些经典的设计实践。然而,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 没有最好的设计模式,任何一种设计模式都有优缺点,只能根据某种场景选择最适合的设计模式。https://www.runoob.com/design-pattern/design-pattern-tutorial.html如 单例设计模式优点:1、在内存里只有一个实例原创 2021-02-28 15:20:51 · 816 阅读 · 2 评论 -
“我对技术架构的理解与架构师角色的思考” 读后感
一、背景最近读了一篇非常不错的文章《我对技术架构的理解与架构师角色思考》。非常推荐大家也读读。下面简单记录下对此文的一些感想。二、读后感2.1 概况1 文中【架构师角色】这一块讲得非常透彻。架构师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知识的积累,身边的架构师都计算机底层原理了解的都很透彻,都有多年的编程经验。文章提到“用新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这一点完全认可,其实我们这个行业除了极个别场景,大多数新的问题都可以用旧的方法来解决。比如分布式架构,本质上就是化整为零,分而治之的思想。领域驱动设计本质上就是加了领域这个原创 2021-01-30 19:48:20 · 924 阅读 · 8 评论 -
《编写提测文档的正确姿势》GitChat
背景多程序员刚参加工作或者工作一两年,总习惯于按部就班地“搬砖”。不知道你是否认真思考过: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开发人员,想让测试认可你的专业度,让测试更愿意帮你兜底,应该怎么做?本文将结合自己的工作中的亲身体会,给出一些写提测文档的建议,帮助大家提高代码质量,给测试更好地合作体验,提升自己的专业度。在本场 Chat 中将会讲到如下内容:• 如何正确看待开发和测试测试人员的关系?• 写提测文档的意义?• 如何写出全面的提测文档,让测试为你点赞、更愿意为你兜底?适合..原创 2020-12-21 23:02:17 · 1137 阅读 · 1 评论 -
略谈为什么要重视文档写作
一、背景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篇《作为IT行业过来人,你有什么话想对后辈说的?》问题的答案,其中一小段摘录如下:非常值得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二、感悟2.1 亲身体会见过很多刚毕业的同学缺乏工作经验又急于表现,为了尽快做完项目,在没有了解清楚相关背景和价值,没有做好完整的技术方案时,就着急开始编码。导致很多项目后面会有推倒重来的情况,也没有充分自测的意识,导致项目质量也不是很高。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欲速则不达”吧。2.2 重视设计这里所说的写文档更准确说应该是编写技术方案.原创 2020-10-31 23:55:46 · 12791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你看书记不住,记住不会用?-我的技术学习方法论
一、背景最近有些同学遇到一些困惑,比如看书,看了容易忘,记住不会用。这是非常普遍的问题,也是我曾经遇到过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呢?这就是本文重点要讨论的内容。二、原因分析2.1 “看着答案做题”或者称为“背诵 or 记忆”我们读书的时候,书上直接将(可能是最优的)答案告诉你。你并不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就认为一切顺理成章。但是“看着答案做题”危害很大。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高中生,如果你每次做数学题都是直接看着答案,你会很轻松,会认为就该这么解。但是一旦脱离答案,你将手足无措,和答案在手时完全不原创 2020-08-15 12:16:44 · 23531 阅读 · 1 评论 -
《过目不忘的读书方法》读书摘要
最近读了桦泽紫苑写的《过目不忘的读书方法》,深受启发。摘录部分比较不错的表述:前言部分1 有大量的”输入“,才能有大量的”输出“。为什么要读书1 百货商场地下层的试吃理论1 网上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2 一年就过时的是”信息“,十年都不过时的才是“知识”。3 网络上的是“信息”,书上的是“知识”。(指点有待商榷,但是大概率是这样;换句话说“经典的书上知识居多”)2 时间购买理论每个人每天都有 24 个小时,只有时间是最公平的。所以,到底能不能获得幸福,完全看怎么去利用有限的时间。原创 2020-06-27 10:48:43 · 20543 阅读 · 3 评论 -
参加孤尽老师DIY班一期的主要收获
一、背景前一段时间孤尽老师组织的 DIY 班一期结束,本人有幸走到了最后,成为最后的十几个人之一,收到了个人的证书、DIY纪念章和获胜团队奖杯。虽然每一期都会有人淘汰,但是正是因为这种淘汰机制,才能够淘汰掉一些不够坚持的人,只有有危机感才能更认真地对待 DIY 的每一份作业。只有珍惜机会,有毅力的人才更容易走到最后。历时一年多的 DIY 班,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成长,下面讲讲一些重要的体会。二、主要收获2.1 两种能力孤尽老师常提到的两种能力,也是 DIY班前几次作业中提到的:学习如何学习原创 2020-05-13 22:19:23 · 4403 阅读 · 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