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5)
- 资源 (7)
- 收藏
- 关注
转载 JPEG算法解密(五)
这个系列的最后,我提供给大家一个简易的jpeg压缩算法的代码,这份代码用C++编写,以开源方式提供,放在了github上,可以到下面这个网址下载http://github.com/thejinchao/jpeg_encoder 使用方法很简单,像下面这样就可以了#include "jpeg_encoder.h" Jp
2016-08-17 17:34:54
1628
1
转载 JPEG算法解密(四)
步骤五:哈弗曼编码 JPEG压缩的最后一步是对数据进行哈弗曼编码(Huffman coding),哈弗曼几乎是所有压缩算法的基础,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数据中元素的使用频率,调整元素的编码长度,以得到更高的压缩比。 举个例子,比如下面这段数据“AABCBABBCDBBDDBAABDBBDABBBBDDEDBD” 这段数据
2016-08-17 17:34:17
2590
1
转载 JPEG算法解密(一)
图片压缩有多重要,可能很多人可能并没有一个直观上的认识,举个例子,一张800X800大小的普通图片,如果未经压缩,大概在1.7MB左右,这个体积如果存放文本文件的话足够保存一部92万字的鸿篇巨著《红楼梦》,现如今互联网上绝大部分图片都使用了JPEG压缩技术,也就是大家使用的jpg文件,通常JPEG文件相对于原始图像,能够得到1/8的压缩比,如此高的压缩率是如何做到的呢? JPEG
2016-08-17 17:33:33
4982
转载 JPEG算法解密(二)
步骤三:离散余弦变换 这次我们来介绍JPEG算法中的核心内容,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简称DCT。 离散余弦变换属于傅里叶变换的另外一种形式,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傅里叶变换。傅里叶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1807年,39岁的傅里叶在他的一篇论文里提出了一个想法,他认为任何周期性的函数,都可以分解为为一
2016-08-17 17:32:41
2954
转载 JPEG算法解密(三)
步骤四:数据量化 经过上一节介绍的离散余弦变换,图像数据虽然已经面目全非,但仍然是处于“可逆”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还没有进入“有损”的那一步。这次我们来玩真的,看一下数据中的细节是如何被滤去的。先来考察一下要对付的问题是什么,经过颜色空间转换和离散余弦变换,每一个8X8的图像块都变成了三个8X8的浮点数矩阵,分别表示Y,Cr,Cb数据,比如以其中某个亮度数据矩阵举例,它的数据
2016-08-17 17:31:07
11466
6
CarLineDetection.rar
2019-11-17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