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红外光谱偏振干涉仪:原理、类型与应用

红外光谱偏振干涉仪:原理、类型与应用

1. 引言

在科研、工业和教学实验室中,大多数傅里叶变换红外(FT - IR)光谱仪围绕迈克尔逊干涉仪构建。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非偏振(或随机偏振)的入射光被振幅分割分束器分成两个振幅相等的分量,这些光分量在分束器处重新组合以产生干涉,因此它也被称为振幅分割干涉仪(ADI)。

而偏振干涉仪则利用偏振作为入射光分割和重组的基础,基于此原理的干涉仪被称为偏振分割干涉仪(PDI)。至少在理论上,对于某些应用,偏振分割干涉测量优于振幅分割干涉测量。

偏振分割干涉仪主要分为两类:
- 基于沃拉斯顿棱镜对偏振光进行分割的干涉仪。
- 基于线栅分束器对偏振光进行分割的干涉仪,这类又可细分为使用屋脊镜、平面镜和立方角镜的子类别。

基于沃拉斯顿棱镜的PDI概念早已为人所知,但实际光谱应用直到最近才出现。基于线栅分束器和屋脊镜的PDI光谱应用在马丁和普普莱特提出概念后不久就出现了,不过直到最近,其应用主要集中在远红外(FIR)和毫米波段。随着人们认识到这些干涉仪在偏振差测量方面的优势,它们最近也被开发用于中红外(MIR)区域,并且正在对这些仪器在MIR和FIR区域的新应用进行研究。虽然这些干涉仪的商业化进展比预期慢,但PDI的优势和新应用使其值得加快开发。

2. 基于沃拉斯顿棱镜的偏振分割干涉仪

2.1 基本原理

基于沃拉斯顿棱镜的干涉仪示意图如图1所示。沃拉斯顿棱镜(图1中标记为BS)将入射光(来自合适的光源或目标)分成两个具有正交线性偏振的分量。沃拉斯顿棱镜由石英或方解石晶体制成,包含两个楔块,它们组合形成一个平行平板。两个楔块的光轴相互垂直,且分别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