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VS WEB
前言
从web时代过来的人都怀念web时代的好。我自己也不止一次听大牛教导“APP is good, web is great”。很对,因为web开启了互联网时代。但有些人就此认为进入到移动的app时代是倒退就不对了。
本质
APP和WEB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为了给人呈现最好的互联网产品体验和互联网服务体验,这个是一致的,是没有大的区别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也是需要通过服务来获取报酬也是没有大的区别的。
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场景不大一样,APP主要出现在手机这种便携式设备上面,而WEB以前是出现在PC上面,手机上hybrid出现的比较多。手机这种场景和PC场景有一个大的区别就是手机屏幕比较小、存储空间比较小、网络速度不够稳定,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正是这些条件的制约,使得同一个产品和服务以单独的APP展现形式出现在手机上面,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APP出现的根本原因。
PC时代的 应用与web
PC时代其实也有C/S(client-server)的应用和B/S(browser-server)的应用的区分的。我毕业刚开始写的就是C/S的系统,类似于PC场景上面的APP。我们的无线网络优化系统就是通过数据库连接和数据服务器交换数据。但是web系统有两个最大的优势。一是跨平台,跨Linux/MacOS/WIndows;二是运营成本低,服务端安装一次,所有地方都能即时升级。这使得后面很多系统最后都更新到了web系统上面,只留下了一些交互比较复杂的工作给C/S。
hybrid 时代
移动化时代到来的时候,又从web转到了APP。是因为在移动这个场景下,APP比web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与用户服务。
当然大家也非常想要保留web的两大优势,为了保住运营成本低这个优势,大家出了hybrid方案(Reactive-native/weex等),另外也有为了保住跨平台的优势出了跨平台的方案比如phoneGap等,谷歌也出了一个Flutter。现在各种小程序也如火如荼,预示着hybrid时代的来临。
MOBILE DATA VS WEB DATA
历史介绍
之前的文章介绍过web Analytics(1)理解piwik、web Analytics(2)理解web Analytics 2.0 和mobile Analytics(1)友盟。
互联网服务商的角度
从一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角度来看自己web和mobile的数据,如果组织够好的话,对内来讲mobile和web的data可以区别不是很大;但是对外来讲,Android/IOS的数据更像是孤岛,而Web的数据则要开放得多。
开发的角度
从开发角度讲,在产品上面是要达到性能与体验与运营的完美统一;在数据上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往前一步,达到数据的统一。
位置
位置是一块非常独有的数据,12年左右的时候SoLoMo(social location mobile)就非常火,而位置和移动这一块是结合非常紧密的,也是移动带来的红利,依然有潜力可以挖掘。以后可以讲讲移动时代位置数据相关的知识。
reference
web时代是免费1.0时代,搜索引擎将web资源组织成有机的整体。但在mobile时代,目前还有点碎片化。 谷歌有google App Index,想通过URI的方式,把资源组织起来,便于定位和评价。
Mobile系统目前没有像WEB那样开放,资源与资源之间的超链接不是那么明显。reference也是移动区别于web的一个很大的地方,值得挖掘。以后可以讲讲谷歌的App Index和FireBase App Index。
安全与隐私
移动时代一大隐患就是隐私,从安卓APP索要很多无关权限开始。另外,免费的午餐有时候就是以牺牲一些隐私来换取的,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对于有些没底线的服务提供商需要规避。以后也可以讲讲安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