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的parse_cmdline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内核2.6.30版本中命令行参数的解析过程,重点分析了parse_cmdline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细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注:内核版本Linux-2.6.30 ]

parse_cmdline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解析命令行参数。

      其实现原理:一个无穷循环,首先来查找第一个空格,如果找到,来空格之前的字符串是否与early_param相匹配,如果是,则通过实现的功能函数来找出其体参数。如果找到字串的末尾或cmdline的长度大于默认长度,则跳出循环。

其定义在:arch/armkernel/setup.c

其实现代码如下:


下面,对代码进行详细分析:

Line 439: extern struct early_params __early_begin, __early_end; [arch/arm/include/asm/setup.h ]

        struct early_params {
                   const char *arg;
                   void (*fn)(char **p);
         };

        这两个参数定义在arch/arm/kernel/vmlinux.ld.S文件中。如下所示:

         __early_begin = .;
              *(.early_param.init)
         __early_end = .;

         其中能被插入此段的数据由:__early_param [ arch/arm/include/asm/setup.h ]来定义。

         在Linux-2.6.30中,有如下字符被__early_param定义:

         ./arch/arm/kernel/setup.c:__early_param("mem=", early_mem);
         ./arch/arm/mm/init.c:__early_param("initrd=", early_initrd);
         ./arch/arm/mm/mmu.c:__early_param("cachepolicy=", early_cachepolicy);
         ./arch/arm/mm/mmu.c:__early_param("nocache", early_nocache);
         ./arch/arm/mm/mmu.c:__early_param("nowb", early_nowrite);
         ./arch/arm/mm/mmu.c:__early_param("ecc=", early_ecc);
         ./arch/arm/mm/mmu.c:__early_param("vmalloc=", early_vmalloc);

Line 443: strlen(p->arg);

         arg 的定义是:const char *arg, 所以这样求得的长度为包含的字符个数

### Linux 环境下 `parse_args` 的使用与相关问题 在 Linux 系统中,`parse_args` 通常出现在内核模块或设备驱动开发中,特别是在处理设备树(Device Tree)时。例如,在引用中提到的函数 `of_parse_phandle_with_args()` 是用于解析设备树节点中的 phandle 参数,它能够从指定的属性列表中提取出特定索引位置的参数,并填充到结构体 `of_phandle_args` 中 [^1]。 该函数原型如下: ```c int of_parse_phandle_with_args(const struct device_node *np, const char *list_name, const char *cells_name, int index, struct of_phandle_args *out_args); ``` 此函数常用于获取某个设备节点下的资源引用,比如中断控制器、GPIO 控制器等。`list_name` 表示设备节点中包含 phandle 列表的属性名称,`cells_name` 指定了每个 phandle 后面附加的数据单元名称,而 `index` 用于选择列表中的第几个条目进行解析 [^1]。 除了内核级的 `parse_args` 使用外,在用户空间编写脚本或应用程序时,也经常需要对命令行参数进行解析。虽然 C 语言本身没有内置的参数解析机制,但可以借助类似 `argparse` 的库来实现更清晰的参数处理逻辑。例如,Python 中的 `argparse` 模块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来解析命令行参数,并支持默认值、可选参数、互斥组等功能 [^2]。 以下是一个 Python 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 `argparse` 解析命令行参数: ```python import argparse # 创建解析器 ap = argparse.ArgumentParser() # 添加位置参数(positional arguments) ap.add_argument("-i", "--input", required=True, help="path to the input folder") ap.add_argument("-m", "--model", required=True, help="path to the model file") args = vars(ap.parse_args()) print(args) print(args["input"], args["model"]) ``` 这段代码定义了两个必需的命令行选项 `-i` 或 `--input` 和 `-m` 或 `--model`,并要求用户提供它们的值。调用 `parse_args()` 后,所有参数都会被解析并存储在一个字典中,可以通过键名访问对应的值 [^2]。 对于 Linux 内核开发人员来说,理解 `of_parse_phandle_with_args()` 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设备驱动能否正确地初始化硬件资源。而在用户空间编程中,则推荐使用高级语言提供的标准库来简化命令行参数的解析过程。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