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setdefaultencoding 引发 [Bad file descriptor]解决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Python中设置默认编码为UTF-8的方法,并解决了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因使用reload(sys)引起的IOError错误。通过保留对sys.stdout的引用,可以避免该问题并成功设置编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为了彻底解决python转码的问题,我们可能需要在程序启动的时候加上下面两句:

 reload(sys)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但是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来启动:
 python test.py >> test.log
 
 那么会看到这样的错误:
 IOError: [Errno 9] Bad file descriptor: '<fdopen>'

 究其原因 是 reload(sys)导致,因为这个函数会重置 sys.stdout

 【如何解决】
 
 a = sys.stdout
 reload(sys)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也就是只要我们在reload方法之前引用一下sys.stdout就可以了,很神奇吧,说明python的reload会检查sys下面的变量的引用计数。
### __arm64_sys_ioctl 实现及用法 #### 函数定义与调用路径 `__arm64_sys_ioctl` 是 Linux 内核中用于处理 ARM64 架构下 `ioctl` 请求的具体实现函数。该函数位于内核源码树中的 `arch/arm64/kernel/sys.c` 文件中。 当应用程序通过系统调用接口发出 `ioctl` 请求时,最终会进入此函数来执行具体的控制命令[^1]。 ```c SYSCALL_DEFINE3(ioctl, unsigned int, fd, unsigned int, cmd, unsigned long, arg) { return ksys_ioctl(fd, cmd, arg); } ``` 对于 ARM64 平台而言: ```c long __arm64_sys_ioctl(unsigned int fd, unsigned int cmd, unsigned long arg) { struct file *filp; int error; filp = fget(fd); if (!filp) return -EBADF; error = do_vfs_ioctl(filp, fd, cmd, arg); fput(filp); return error; } ```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获取文件描述符对应的文件对象,并将其传递给通用的 VFS 层进行进一步处理。 #### 参数解析 - **fd**: 表示要操作的目标设备或资源的文件描述符。 - **cmd**: 定义了具体的操作指令,不同的驱动程序支持不同类型的命令集。 - **arg**: 提供额外的数据指针或其他形式的支持信息,取决于所使用的特定命令。 #### 错误处理机制 如果传入无效的文件描述符,则立即返回 `-EBADF` (Bad File Descriptor);否则继续尝试执行请求并根据结果设置相应的错误码。 #### 使用场景举例 在实际应用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可以通过 POSIX 标准库提供的 `ioctl()` 接口间接访问底层硬件特性或调整某些特殊行为。例如,在性能监控工具 perf 中就利用到了带有 `PERF_IOC_FLAG_GROUP` 标志位的新版 `ioctl` 调用来批量重置事件计数器状态[^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