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WEA-IOT:物联网 - MQTT 网络中基于混合轻量级加密算法的安全数据传输
1. 引言
物联网(IoT)设备在众多领域愈发重要,它们能获取并交换与互联网相连的数据。据统计,到 2025 年全球将有 309 亿台物联网设备相连接。物联网的安全涵盖设计安全、硬件安全和数据安全三个层面,其中数据安全面临处理大量数据和管理众多设备的难题。对于大规模数据,常需使用如高级加密标准(AES)和数据加密标准(DES)等耗时的安全算法来保护物联网网络中的数据。
轻量级密码学应运而生,它能处理最多 32 或 64 位的数据,使用最大 64 位的小密钥。轻量级密码学可分为分组密码、哈希函数、消息认证码和流密码。分组密码通过多轮逐位加密数据,其结构又可细分为替代置换网络(SPN)和 Feistel 网络;流密码每次加密一到两位数据;哈希函数则根据数据长度随机加密数据。基于分组密码的轻量级密码原语在功耗、能耗、延迟和吞吐量方面优于其他加密标准。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轻量级密码学方法及其特点:
| 方法 | 特点 |
| ---- | ---- |
| PRESENT(对称) | 超轻量级 |
| RECTANGLE(对称) | 快速实现 |
| HIGHT(对称) | 超轻量级 |
| TWINE(对称) | 节能 |
| SIMON(对称),SPECK(对称) | 密钥调度 |
| LED(对称) | 用于 RFID 标签 |
| KTANTAN32(对称) | 代数方程 |
| RSA(非对称) | 更安全 |
| ECC(非对称) | 高速 |
| PRINCE(对称) | 低延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