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查题,背一遍然后检查自己一遍以上
- 中午有时间就背一遍以复习昨天的为主
- 晚上背一遍,第二天中午再看一眼:day+1
- 第四天课间看一遍:day+3
- 第七天课间看一遍:day+6
- 第十五天课间看一遍:day+14
网络协议:
-
OSI:
应用,表示,会话,传输,网络,数据链路,物理
-
TCP/IP:
TCP/IP:
应用层(http 网站的用户协议。FTP服务器:下载)【怎么使用数据。http:数据专门给浏览器用】
传输层 【怎么传输 UDP TCP】
网络层 【网络地址,传输的位置 【每次开机重新分配ip地址】 】
物理+数据链路层【解决身份问题mac地址——物理地址】
ip地址有两个版本:ipv4、ipv6混用
TCP: Socket(套接字 like = 网线)
传输层:两种:UDP、TCP
- UDP:不稳定,不确定对方是否接收到,但是效率高,不必接到反馈就可以传输(广播,微信消息)
【游戏UDP,有人掉线还能继续】 - TCP:稳定,安全可靠,效率低,必须接到反馈才完成传输 (电话)
【所有的网站基础都是TCP】
HTTP三特点注意事项:
【无连接,无状态都是为了性能牺牲了使用效果】
1.无连接: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请求后收到应答后立即断开链接
2.无状态:不知道用户来过,每一次都要登录【对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这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链接传送的数量增大。但是
另一方面,如不需要先前的信息就应答更快——内存不记录相关信息,处理更快。】
3.媒体独立:这意味着,只要客户端和服务器知道如何处理数据内容。任何数据都可以通过HTTP协议发送。客户端以及服务器指定使用适合的MIME-type内容类形
协议格式:特殊格式的字符串
请求:浏览器 ->服务器
响应:服务器 ->浏览器
请求格式:request
-
请求行:包括请求方法、url资源、协议版本
1. 请求方法:请求的方法有8种 实际只用Get、Post(推荐)【不写post默认get】 2. 请求地址 3. 协议版本号
-
请求报头(头部):
key+value字符串 (key特殊报头关键字,value是内容)
3.请求正文(数据):
请求的数据【可有可无】
Get和的POST区别
1.GET发送给服务器的数据通过URL传送;而POST通过请求正文传输
2.GET请求的数据受限制(2kb);POST理论上无限(2G)
3.默认GET请求传输的数据的编码格式是ISO8859-1(不支持中文);POST请求的数据根据页面本身的编码格式(可能支持)
4.GET请求后退,刷新不会出问题;POST可能会有问题
5.GET请求通过请求头行传递【get一定不会有请求正文】,POST请求通过请求行和请求正文传递
响应格式:response
- 状态行:
1.版本号
2.状态码
3.解释 - 响应头:
key+value字符串 - 响应正文:
静态网页的源代码
server:服务器种类 last-modified:最后一次修改时间
状态码开头:
- 未完成:收到信息,需要请求者继续操作
- 成功
- 重定向,需要进一步操作完成请求
- 客户端错误
- 服务器错误 (5是程序员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