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Boot引起的“堆外内存泄漏”排查及经验总结

本文详细记录了一次由于Spring Boot引起的堆外内存泄漏问题的排查过程。问题表现为系统物理内存使用异常,通过Java和系统层面的工具定位到是由于Spring Boot Loader在解压JAR时使用堆外内存,且未能有效释放。经过代码分析和实验验证,确认是由于Spring Boot的ZipInflaterInputStream未及时释放Inflater导致,而系统内存分配器glibc的内存池机制加剧了问题。通过修改MCC扫包路径、自定义内存分配器测试以及升级Spring Boot版本,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背景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项目的管理,我们将组内一个项目迁移到MDP框架(基于Spring Boot),随后我们就发现系统会频繁报出Swap区域使用量过高的异常。笔者被叫去帮忙查看原因,发现配置了4G堆内内存,但是实际使用的物理内存竟然高达7G,确实不正常。JVM参数配置是“-XX:MetaspaceSize=256M -XX:MaxMetaspaceSize=256M -XX:+AlwaysPreTouch -XX:ReservedCodeCacheSize=128m -XX:InitialCodeCacheSize=128m, -Xss512k -Xmx4g -Xms4g,-XX:+UseG1GC -XX:G1HeapRegionSize=4M”,实际使用的物理内存如下图所示:


▲top命令显示的内存情况

排查过程

1. 使用Java层面的工具定位内存区域(堆内内存、Code区域或者使用unsafe.allocateMemory和DirectByteBuffer申请的堆外内存)

笔者在项目中添加-XX:NativeMemoryTracking=detailJVM参数重启项目,使用命令jcmd pid VM.native_memory detail查看到的内存分布如下:


▲jcmd显示的内存情况

发现命令显示的committed的内存小于物理内存,因为jcmd命令显示的内存包含堆内内存、Code区域、通过unsafe.allocateMemory和DirectByteBuffer申请的内存,但是不包含其他Native Code(C代码)申请的堆外内存。所以猜测是使用Native Code申请内存所导致的问题。

为了防止误判,笔者使用了pmap查看内存分布,发现大量的64M的地址;而这些地址空间不在jcmd命令所给出的地址空间里面,基本上就断定就是这些64M的内存所导致。


▲pmap显示的内存情况

2. 使用系统层面的工具定位堆外内存

因为笔者已经基本上确定是Native Code所引起,而Java层面的工具不便于排查此类问题,只能使用系统层面的工具去定位问题。

首先,使用了gperftools去定位问题
gperftools的使用方法可以参考gperftools,gperftools的监控如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