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之组件,API,框架

本文介绍了微信小程序的基础组件,包括视图容器、基础内容、表单、导航、多媒体、画布等七大类。同时,讲解了API的使用,如监听事件的wx.on开头的接口以及其他接受OBJECT参数的API。最后,概述了微信小程序的框架,包括WXML、WXSS视图层描述语言和JavaScript逻辑层,其核心是响应式数据绑定系统,实现了数据与视图的同步更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组件

基础组件分为以下七大类:

什么是组件:

  • 组件是视图层的基本组成单元。
  • 组件自带一些功能与微信风格的样式。
  • 一个组件通常包括开始标签结束标签属性用来修饰这个组件,内容在两个标签之内。

视图容器(View Container):view  scroll-view swiper

基础内容(Basic Content):icon  text progress

表单(Form):button from  input  checkbox radio picker picker-view  slider switch  label

导航(Navigation):navigation

多媒体(Media):audio image video 

地图(Map):map 

画布(Canvas): canvas 

API 

  • wx.on 开头的 API 是监听某个事件发生的API接口,接受一个 CALLBACK 函数作为参数。当该事件触发时,会调用 CALLBACK 函数。
  • 如未特殊约定,其他 API 接口都接受一个OBJECT作为参数。
  • OBJECT中可以指定successfailcomplete来接收接口调用结果。
本人觉得"发起请求   wx.request "  常用 
wx.request({
  url: 'test.php', //仅为示例,并非真实的接口地址
  data: {
     x: '' ,
     y: ''
  },
  header: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默认值
  },
  success: function(res) {
    console.log(res.data)
  }
})

框架

框架提供了自己的视图层描述语言 WXML 和 WXSS,以及基于 JavaScript 的逻辑层框架,并在视图层与逻辑层间提供了数据传输和事件系统,可以让开发者可以方便的聚焦于数据与逻辑上。

     

          框架的核心是一个响应的数据绑定系统。

          整个系统分为两块视图层(View)和逻辑层(App Service)

          框架可以让数据与视图非常简单地保持同步。当做数据修改的时候,只需要在逻辑层修改数据,视图层就会做相应的更新。

var helloData = {
  name: 'WeChat'
}

// Register a Page.
Page({
  data: helloData,
  changeName: function(e) {
    // sent data change to view
    this.setData({
      name: 'MINA'
    })
  }
})
具体详细的学习请登录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miniprogram/dev/index.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