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ython3初识
1、创建并运行Python程序
要编写Python程序,可以使用任意能加载与保存文本的普通文本编辑器。默认情况下,Python文件使用UTF-8字符编码,UTF-8是ASCII的超集,可以完全表达每种语言中的所有字符。通常,Python文件的扩展名为.py,不过,在一些UNIX类系统上(比如Linux与Mac OS X),有些Python应用程序没有扩展名,Python GUI(图形用户界面)程序的扩展名则为.pyw(特别是在Windows与Mac OS X 上)。
2、第一个Python程序
在学习一门语言的开始,通常我们都会创建一个打印hello world的程序,Python也不例外。在普通的文本编辑器中创建一个名为hello.py的程序,其中包含以下内容:
#!/usr/bin/python3
#encoding: utf-8
print("Hello","World!")
第1和2行为注释。在Python中,注释以#开始,作用范围为该行。
在 UNIX上,当某程序在控制器台被引用时,该文件的头两个字节先被读入。如果这两个字节是ASCII字节#!,shell就会认为该文件将要由解释器执行,并且该文件的首行指定了要使用哪个解释器。该行称为 shebang(shell执行)行,如果存在,就必须为可执行文件的首行。
shebang 行通常呈现为如下两种形式之一:
#!/usr/bin/python3 或 #!/usr/bin/env python3
如果是第一种形式,就会使用指定的解释器。这种形式对将由Web服务器运行的Python程序是必要的,尽管指定的路径可能与这里给出的不同。如果是第二种形式,就会使用在 shell 当前环境中发现的第一个 pythons 解释器。第二种形式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因为这种情况考虑了 Python3解释器位于 /usr/bin 之外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UNIX系统,我们假定在PATH路径下,Python3的可执行程序名(或到改名的软连接)是Python3。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就需要改变实例中的 shebang 行,以便使用正确的程序名(如果使用的是第一种形式,就需要正确的名称与路径)。
第二行是编码格式。
第三行为空行,Python会忽略空行,但空行通常有助于将大块代码分割,以便于阅读。
第四行为Python代码,其中调用了print()函数,该函数带2个参数,每个参数的类型都是str(字符串,即一个字符序列)。
3、Python语法介绍
.py文件中的每个语句都是顺序执行的,从第一条语句开始,逐行执行。这与其他一些语言是不同的。
4、执行Python程序
在终端输入如下指令(假定代码保存在Home的python文件夹下):
$ cd /Home/python
$ python3 hello.py
# 输出结果:Hello World!
二、Python的8个关键要素
1、要素#1:数据类型
Python提供了几种内置的数据类型,现在我们只关注其中的两种。Python使用int类型表示整数(正或负整数),使用str类型表示字符串(Unicode字符序列)。
另外,Python所能表示的整数大小只受限于机器内存,而非固定数量的字节数。字符串可以使用双引号或单引号封装--只要字符串头尾使用的符号是对称的。空字符串则只是使用引号,中间没有任何内容。
Python使用方括号([])来存取字符串等序列中的某一项。方括号存取这种语法适用于任意数据类型(只要构成一个序列)的数据项,比如字符串或列表。需要注意的是,Python语法中,索引位置也是从0开始计数的。例如,在下面代码中取出第5个字符:
print("HelloWorld!"[5])
# 输出结果: W
在Python中,str类型与基本的数值类型(比如 int)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说,一旦设定,其值就不能改变。也就是说,虽然可以使用方括号取出字符串中某给定索引位置处的字符,但是,不能将其设置为新字符(注意,在Python中,字符就是指长度为1的字符串)。
2、要素#2:对象引用
定义了数据类型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定义存储某种类型数据的变量,但Python没有这样的变量,而是使用“对象引用”。对固定对象而言,变量与对象引用之间没有可察觉的差别。对于可变对象,则存在差别,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影响。例如:
x = "Hello"
这里不需要预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