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引导加载程序的命令列表

U-Boot(Universal Bootloader)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开源引导加载程序,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如ARM、MIPS、x86等。它负责初始化硬件、加载操作系统内核并传递控制权给内核。U-Boot提供了丰富的命令行接口,便于用户在开发和调试阶段进行交互操作。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U-Boot命令,这些命令对于理解引导加载过程和系统调试至关重要。

基础命令

  1. help / ? - 显示所有可用命令的帮助信息。
  2. version - 显示U-Boot版本信息。
  3. printenv / penv - 列出所有环境变量。
  4. setenv / set - 设置或修改环境变量。例如:setenv bootargs 'console=ttyS0,115200 root=/dev/mmcblk0p2 rw'
  5. saveenv - 保存修改后的环境变量到非易失性存储中。
  6. boot / bootm - 加载并启动内核。bootm用于启动经过U-Boot格式处理过的映像。
  7. reset - 重启系统。
  8. halt - 关闭系统。

文件操作

  1. loadb / loadh - 通过串口加载二进制文件到内存。loadb用于ASCII模式,loadh用于十六进制模式。
  2. loads - 通过网络加载文件到内存。
  3. mmc - 控制MMC/eMMC设备。例如:mmc dev 0选择设备0。
  4. fatload / ext2load - 从存储设备加载文件。fatload用于FAT文件系统,ext2load用于EXT2/EXT3文件系统。
  5. nand - 控制NAND Flash设备,如擦除、读写等操作。

内存操作

  1. md / mdc - 显示内存内容。md用于十六进制显示,mdc用于ASCII显示。
  2. mw - 写入内存内容。
  3. meminfo - 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网络配置

  1. ipaddr - 设置IP地址。
  2. serverip - 设置服务器IP地址。
  3. netmask - 设置子网掩码。
  4. gatewayip - 设置默认网关。
  5. dhcp - 使用DHCP协议自动配置网络。
  6. ping - 测试网络连通性。

执行控制

  1. go / bootm - 跳转到指定地址执行代码,常用于启动内核或应用程序。
  2. bootd / bootz - 用于启动zImage格式的Linux内核,bootd是较旧的命令,bootz是支持DTB(设备树)的新命令。
  3. bootelf - 加载并启动ELF格式的可执行文件。

其他高级或特殊用途命令

  1. flinfo - 显示闪存设备信息。
  2. iminfo / imx - 显示映像文件信息。iminfo用于查看映像头信息,imx用于解压映像。
  3. fdt - 操作设备树(Device Tree)二进制文件,如加载、显示等。
  4. bootscript - 执行预定义的脚本命令序列。
  5. env print - 与 printenv相同,显示环境变量。
  6. compare - 比较两块内存区域的内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