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全中文编程的意义

本文探讨了中英文编程在思维习惯、效率及语言转换上的差异,分析了中英双语编程者面临的额外负担,以及不同语言在编程过程中的表示问题,强调了消除语言障碍、提升编程包容性的必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首先思维习惯:

语言就是表达思想,交流思想,对机器和人一样。

中英双母语的,两种路径区别不大,但是编程强制只用英语一种,并没有中文选项,长期对双母语估计也会影响。

中国人编程交流路径:

中文最短:中文编程——编译中文程序——机器码

英文编程:中文思想——英文编码——编译——机器码,当然这个环节要反复存在,所以中英切换每次发生

英语人编程交流路径:

英语——英语编码——编译——机器码,环节优化。

综上:在中英切换上先天比单英语母语的人估计浪费1/3时间且不算切换带来的混乱,双母语的也有损失,只有英语母语的优先,这是一种忽视,也是一种落后。希望有人能解决这一问题。消除语言障碍增加包容性,让天下人都能很好的使用机器而不是一部分人的专属。

二、最大的问题:

中、英、机三者翻译、表示过程中大量的重新发明词语和标识,又产生了新的语言词语表示,短时自用不会有问题,时间长了自己都需要重新了解,更不用说扩散范围宽了多人协作相互交流,这种自说自话各操专属于自己的语言,造成障碍和混乱远比问题本身更耗费资源。编码规范只是减轻了些,根本上是纵容。目前几百种语言都在探讨如何提高效率减小混乱,但好像还没有那个有迹象达成统一。是实践的不够?问题认识不够深刻?还是问题范围远没有完全暴漏?还是人类的功利性、投机性或者其他思维弱势妨碍了统一这一伟大目标?看起来那个救世主还在孕育之中。

三、中文英语言自身:

两个都是思维工具,用来帮助思考,哪个好哪个坏太专业了我说不准,能列为世界语最起码各有特点,为什么就只有英语可以拨弄机器,为什么只有英语才能方便描述计算,为什么就不能产生适合中文的芯片,为什么我不知道,现在没有公认的是事实。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