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不相信神创论,且进化论看起来有其合理性,但在很多地方进化论却还是无法解释。
仔细区分起来,进化有渐进式进化和模块化进化的区别。
仔细区分起来,进化有渐进式进化和模块化进化的区别。
进化论讲是通过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来完成进化,这其实只适合渐进式进化。
比如马从3个脚趾走路进化到1个蹄子走路,这通过渐进式缓慢进化可以实现。
比如马从3个脚趾走路进化到1个蹄子走路,这通过渐进式缓慢进化可以实现。
我们来看看随机变异的进化方式:
首先生物的DNA里的一个或者几个点位发生随机变异,导致蛋白质合成后出现差异,进而影响到生物的功能或者外形。进而这类受影响的生物在自然选择当中出现优势或者劣势,导致胜出或者被淘汰。胜出者的变异基因得到了保留延续。
这里就有个问题,随机变异是随机出现的,是偶发的,没有成系统的整体出现的变异。
DNA转录类似于一个人照着书打字,偶尔会出现错别字,遇到错别字正好错的有意义的可以理解为优势变异,错的离谱的就是劣势变异。
DNA转录类似于一个人照着书打字,偶尔会出现错别字,遇到错别字正好错的有意义的可以理解为优势变异,错的离谱的就是劣势变异。
但很难想象照着书打字能通过偶发错别字的形式错出一大段情节完整的章节。
比如:
耳朵里的3个听小骨是构成了一个杠杆系统的,缺一不可。
耳朵里的3个听小骨是构成了一个杠杆系统的,缺一不可。
按进化论的观点假设
1.耳朵先有内耳,然后发现内耳传声效果不够好
2.接着出现了外耳和鼓膜
1.耳朵先有内耳,然后发现内耳传声效果不够好
2.接着出现了外耳和鼓膜
这里就有了问题,如果外耳和内耳之间直接填充液体,那么传声音仍然没有改进,如果只有一个骨头直连在内外两个耳膜之间,那么也没有改善。但突然一下子变异出3个小骨连城一杠杆系统,那么靠随机的突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好比给猴子一个打字机,乱敲敲出了一本“论语”。
我们以手机为例
早先的手机是又窄又厚,逐渐发展为又宽又薄,这是渐进式进化。
早先的手机是又窄又厚,逐渐发展为又宽又薄,这是渐进式进化。
然后手机的摄像头的出现,其实是一种模块化进化,就是突然增加了一个功能完整的模块,虽然摄像头也在逐步改进,但刚开始出现的摄像头在功能上必然是完整的。不存在只安装ccd或者镜片等一部分零件上去的手机。
这和生物的进化很像,很多成系统的器官,只出现不完整的一部分是没用的,那么就算通过偶发变异出现了这种生物,也因为不具有进化优势而淘汰,等不到逐渐变异出其他部分来凑成完整的模块。
类似现象不仅仅是耳朵,很多,比如壁虎的脚上有双层纤维构造,如果偶发变异只出现一层,那是完全不能用来爬墙的。
还有美洲一种蝴蝶翅膀的亮蓝色是采用精确的纳米结构来反光,使得光出现干涉而增强蓝光实现。这种精细结构想通过偶然的遗传变异来实现,在概率上讲不通。
还有美洲一种蝴蝶翅膀的亮蓝色是采用精确的纳米结构来反光,使得光出现干涉而增强蓝光实现。这种精细结构想通过偶然的遗传变异来实现,在概率上讲不通。
还有一个是框架问题,脊椎动物绝大部分都是有一个头,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一个嘴巴,四肢,一个尾巴。
10亿年前出现了原生动物,5亿年前出现了脊椎动物
为何前面5亿年有这么大的进化而后面5亿年大框架就不再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