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系统
u4110122855
1.熟悉 Spark、 ElasticSearch、 Kafka、 Solr、 Impala等分布式开源组件
2.熟悉 Spark、 MapReduce 计算框架和工作原理,了解Tez框架
3.熟悉 Scala、 Java、C/C++等编程语言,了解html语言
4.熟悉 Linux 操作系统,能够使用Shell脚本语言编程
5.灵活使用 MySql, Oracle, MS SQL Server 等关系数据库
6.熟悉 Cloudera Hadoop 和纯粹开源 Hadoop 版本的组件
7.有较为丰富的集群部署、开发和维护管理经验
展开
-
系统调用的处理过程
用户程序执行到系统调用指令通过访管指令产生中断系统进入访管中断处理保护现场,并通过系统调用入口表,按功能号跳转找到相应功能入口地址执行相应例行程序,结束后正常情况返回系统调用的下一条指令执行。原创 2013-09-13 11:12:02 · 3813 阅读 · 0 评论 -
分页的原理
分页存储管理的基本思想:将作业分配在不连续但大小相同的多个存储区域中,实现主存“见缝插针”式的分配,同时又要保证作业的连续执行。因此,分页存储管理实质上就是从逻辑地址空间到物理地址空间的一种变换。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将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一些相等的片,这些片称为“页”。同样,物理地址空间也划分为同样大小的片,称之为“块”。这样,物理空间的一块正好容纳逻辑空间的一页,而且,一个作业的逻辑地址空间转载 2013-09-16 23:54:41 · 1491 阅读 · 0 评论 -
段页式存储管理
段页式存储管理技术的基本思想段页式存储管理技术试图结合分段存储管理在逻辑上的优点以及分页存储管理在物理上的优点,它是采用分段方法来分配和管理用户的作业地址空间,采用分页的方法来分配和管理主存 的存储空间。即把作业分段,段内再分成也,主存分配以页为单位。在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作业的地址空间被划分3部分(S,P, W)在段页式存储管理中,一条指令的执行至少需要3次访问主存:一次是访问SM转载 2013-09-17 17:02:20 · 1570 阅读 · 0 评论 -
分段存储管理
分段存储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将用户的作业按其逻辑结构划分若干段,例如一个主程序段和若干子程序、数组和工作区等。这些段在逻辑是完整的,功能上是独立的,每段都有自己的名字,且都有一段连续的地址空间。分段存储管理允许用户将作业按逻辑关系进行自然分段,各段的大小可不同。内存分配以段为单位,整个作业的地址空间可装配在若干个互不连续的内存区域中。转载 2013-09-17 16:46:02 · 1143 阅读 · 0 评论 -
页面置换算法
常用的页面置换算法有三种:先进先出算法FIFO(First-in First-out)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淘汰那些驻留在主存时间最长的页面。最近最久未用算法(LRU)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某一页被访问了,那么它很可能马上又被访问;反之,如果某一页很久没被访问,那么最近也不会再访问。LRU近似算法 该算法是在MBT表中增设一个“引用位”,当MBT表中的页被访问时“引用位”原创 2013-09-17 17:39:10 · 750 阅读 · 0 评论 -
可变式分区的分配算法
分区算法主要步骤:在空闲区表中找到一个可用的并且容量不小于作业大小的空闲区将该空闲区剪裁一块正好满足作业的大小,其余部分仍为空闲区。修改空闲区表,填写一条记录到已分配区表。 按空闲区在”空闲区表“中排列方法不同分别对应3种不同的分配算法最先适应算法(First Fit): 最先适应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空闲区表中的空闲区按地址大小递增顺序排列。当要求分配一个容量S的区域时,在转载 2013-09-16 23:23:58 · 8817 阅读 · 1 评论 -
交换技术
交换就是把主存中暂时不用的信息以文件形式写入辅存,接着将指定的信息从辅存读入内存,并将控制转给它。所以交换技术也叫对换或滚进滚出。实践上,交换技术是通过在主存和辅存之间不断地交换程序和数据信息,以实现用户在较小的存储空间中完成较多作业的执行。转载 2013-09-16 22:54:18 · 769 阅读 · 0 评论 -
覆盖技术
覆盖技术的基本思想:覆盖技术的基本思想是把主存的同一区域分配给一道程序的若干个子程序或数据段共同分配时使用。开始时只有一部分装入主存,在其执行过程中,根据请求动态地把其他部分装入到该程序原来已经占用过的存储区域中。覆盖技术的优点:提高了主存的利用率,实现了主存的逻辑扩充。覆盖技术的缺点:需要用户建立覆盖结构;各作业占用的分区仍存在碎片;没有有效的利用辅助资源。原创 2013-09-16 22:48:29 · 3553 阅读 · 0 评论 -
死锁
系统出现死锁一定同时保持以下4个必要条件:互斥使用资源占有并等待资源不可抢夺资源循环等待资源转载 2013-09-15 11:08:15 · 554 阅读 · 0 评论 -
进程
进程是一个可并发执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在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动态执行过程,也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保护的基本单位。进程的组成:程序,数据集合,进程控制块(PCB)进程控制块:包含标识信息,现场信息,控制信息进程的特征具有以下重要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结构性共享性制约性转载 2013-09-13 15:37:40 · 719 阅读 · 0 评论 -
进程通信
进程协同工作时,需要互相交换信息,进程之间互相交换信息的工作称为进程通信(IPC)。转载 2013-09-14 16:07:40 · 575 阅读 · 0 评论 -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指令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数据计算的功能。程序一旦装入主存,CPU就可以自动执行。原创 2013-09-11 16:45:27 · 624 阅读 · 0 评论 -
中断技术
中断机制是计算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多通道程序的必要条件,中断机制包括硬件的中断装置和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服务程序。原创 2013-09-12 21:00:42 · 982 阅读 · 0 评论 -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让多个计算机问题同时装入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的并发执行,这种设计技术称为“多道程序设计”,这种计算机系统称为“多道程序设计系统”或简称“多道系统”。多道程序设计概念所谓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允许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同时容纳多个用户程序,这些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中可以并发执行。设有两道程序A与B要在同一个CPU上允许,假定A在执行过程中需要I/O操作。如果将A、B程序都装入主存中,它们并发执行原创 2013-09-12 22:06:21 · 11357 阅读 · 0 评论 -
虚拟存储器
在具有层次结构存储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自动实现部分装入和部分对换功能,允许逻辑地址空间大于主存的实际空间,那么好像计算机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比主存的实际容量大的存储器,把这个可供用户编程时使用的存储器称为“虚拟存储器”。一个虚存的最大容量仅受到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及可用的辅助存储器的容量限制。转载 2013-09-17 17:17:27 · 71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