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类的类型和数据变量的类型都是在运行时确定的,而不是在编译时确定的,所以说oc是动态语言。
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动态类型:
即运行时再决定对象的类型。比如id类型,任何对象都可以被id指针所指,只有在运行时才能决定是什么类型。像内置的明确的基本类型都属于静态类型(int、NSString等)。静态类型在编 译的时候就能被识别出来。所以,若程序发生了类型不对应,编译器就会发出警告。而动态类型就编译器编译的时候是不能被识别的,要等到运行时(run time),即程序运行的时候才会根据语境来识别。
2.动态绑定:
基于动态类型,在某个实例对象被确定后,其类型便被确定了。该对象对应的属性和响应的消息也被完全确定,也就是说让代码在运行时判断需要调用什么方法,而不是在编译时,这就是动态绑定。比如我们一般向一个NSObject对象发送-respondsToSelector:或者 -instancesRespondToSelector:等来确定对象是否可以对某个SEL做出响应,而在OC消息转发机制被触发之前,对应的类 的+resolveClassMethod:和+resolveInstanceMethod:将会被调用,在此时有机会动态地向类或者实例添加新的方 法,也即类的实现是可以动态绑定的;isKindOfClass也是一样的道理。
3.动态加载:
根据需求加载所需要的资源,这点很容易理解,对于iOS开发来说,基本就是根据不同的机型做适配。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在Retina设备上加载@2x的图片,而在老一些的普通屏设备上加载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