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Spark3D 是一种独特的仿真工具,用于确定各种无源模型内的 RF 击穿功率级别,包括空腔、波导、微带和天线。来自 CST Studio Suite® 仿真的场结果可以直接导入到 Spark3D,以分析真空击穿(次级电子倍增)和气体放电。这样,Spark3D 就能计算模型在不导致放电效应的前提之下可以处理的最大功率。确定任何部件的RF击穿功率级别的典型近似法都有意设置得非常保守。
Spark3D 所基于的高级方法以数字方式分析击穿现象,可预测出更真实的击穿功率级别,进而改进设计余量。
Spark3D 的主要功能
- 从EM解算器中导入电磁 (EM) 场。
- 自动确定击穿功率阈值。
- 可以定义分析框,以便选择要分析的关键区域。
- 实时输出界面具有丰富的仿真数据,采用表格、图解和3D视图形式。
- Spark3D是CST Studio Suite®的一个可选部分,也可单独提供。
次级电子倍增效应
次级电子倍增效应是在真空条件下,由于电子雪崩的形成而发生的一种微波击穿放电。高能电子在与模型壁体发生碰撞时会形成电子雪崩,进而释放出次级电子。这样会导致电子等离子体的形成,进而降低部件的响应能力。
通过使用 Spark3D,用户可以在考虑 3D EM 场分布的情况下对次级电子倍增效应执行完全数字式的仿真。此过程包括在部件内发射电子、追踪其轨迹,并检查电子数量在一段时间内的演变。
气体放电
气体放电(又称为电晕放电或离子击穿)是充气部件内由于电子雪崩的形成而发生的一种击穿放电。电子撞击气体分子造成电子雪崩,从而导致离子化。这样会造成电子等离子体的出现,进而降低部件的响应能力,最终甚至可能造成损坏。
通过使用 Spark3D,用户可以在考虑 3D EM 场分布的情况下对电晕效应执行完全数字式的仿真。此过程包括解算部件内的自由电子连续性方程式,并检查在特定输入功率级别下,此密度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
结束语
目前有关Spark3D软件的中文资料很少,为了较快的学习掌握,编译的该教程,是在《CST Studio Suite - SPARK3D User Manual》2020版本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整理,是SPARK3D软件学习的最佳中文版参考资料,期望对您有所帮助。现在就开启学习之旅吧!有需要请在以下链接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