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说再见
-北大幕课《翻转课堂》学习后
文/明哥
题记:今年7月,学习了北大数字化研究中心,汪琼团队组织的幕课《翻转课堂》的学习,收获很大,今夜结束了全部学习。课程链接: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pku/0401PKU002?tid=21012#/info
今天午夜时分,完成了最后的考试,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课程结束了。说真的,测试也没大问题,大多是满分。但是,我不说再见。
一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因为相同目的,在此相聚!先要谢谢汪老师和团队的无私付出,在炎热的天气里一直相伴;也谢谢同学们互相的鼓励和帮助。有这个平台,我们才在一起学习,才使我认识了汪老师和团队。因为友谊,我们不能说再见。
曾几何时,消沉在当前中国教育的许多弊端不满之中,不想做科研的我,总是处在逃避和消积状态之中,苦苦寻找,如在海滨二月的雾中,但找不到方向。多年来,无数个日子,总彷徨着,在对这个不满的现状的不满的状态中,又重复着自己不满意的故事。在教学生涯中,像其他大多数人一样,总是做到无大错为目标,以没有大错为标准,以下课铃响为任务的结束......虽然,近年来,在很多方面已经付出了比他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做了一些在好多同事看来,乃至领导看来是无用的事:自以为自己在坚守一份阵地,守住一份责任和良知。几年来真是如此认为!
但我错了。不必微言中国的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但最大的问题还是老师自己的问题:是不是将教师作为自己真正的职责,是不是将自己全部精力放在教育上,是否爱学生如自己孩子,是否沉下心来真心为学生真心教学,等等。更重要的是,是否积极主动的来改变自己,战胜自己--这是我学习这次课后的真实感想和感触。本课程是一次契机,让我们了解了世界,知道了现状,也预知着未来,世界在变,教育更在变,他人在变;课程是一次心灵的碰撞,是反思,更是觉醒,反思自己不足、无知和无为,觉醒的是行动和急迫;课程是结束了,我们不能说再见。还有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资料和拓展内容,没有好好拜读和消化,好多重要理论和知识,还要自己来思考和体会,如果停在表面,我们将无法前行和走远。
课程是结束了,我们不能说再见,我们要行动。课程有关的制作工具软件,还要我们去学习和练习,组合和适应,还有许多平台,等待我们去应用和尝试。 课程讲述的不是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是理念和观念。需要我们去实践,不是空洞的条文,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体验和创新。教无定法,翻转也无定律,需要我们长期实践,反思、研究和提高,找到自己的,适合学生和学校条件的合理方式。在翻转课堂上唯有爱和热爱才是任何条件下的保障。坚持才有胜利,我们不能说再见。
中国的教育正处于风浪尖口上。中小学唯分数是纲,功利性教育,学生题海战,学习内容以考试科目为主,知识面不广,重分数轻能力,重学习轻身体锻炼,云云。大学质量下降,没有特色,学生不学无术,迷茫、失望、消沉,教师不精心教学,松散、浮夸、应付等等,不能一一列举。在新网络时代,新思想新形势下,全球教育正在发生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一场全所未有的变革,如MOOC、微课、云课堂等。另一方面,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吹响了信息化教育改革的号角,给出了信息化十年发展目标。所以,一台电脑一个投影仪只能是教师板书的替代而已,是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唯有改革,才是出路。课程是一盏灯和春雷,指引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方向,唤醒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冬天。我们也站在历史转折点上,任重而道,我们不能说再见。
友谊、学习、反思和行动,我们永远不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