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简史

本文讲述了Python语言的创始人Guido van Rossum的故事及其为何选择Python这个名字。同时介绍了Python诞生的时代背景,以及Guido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经历对其创建Python的影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Python是我喜欢的语言,简洁,优美,容易使用。前两天,我很激昂的向朋友宣传Python的好处。

  听过之后,朋友问我:好吧,我承认Python不错,但它为什么叫Python呢?

  我不是很确定:呃,似乎是一个电视剧的名字。

  朋友又问:那你说的Guido是美国人么? (Guido von Rossum,Python的作者)

  我再次不是很确定:他从google换到Dropbox工作,但他的名字像是荷兰人的 (有一个von在中间)。

  所以,后面我花了些时间调查Python的历史。这是很好的学习。我看到了Python中许多功能的来源和Python的设计理念,比如哪些功能是历史遗留,哪些功能是重复,如何增加功能…… 而且,Python也是开源(open source)运动的一个成功案例。从Python的历史中,我们可以一窥开源开发的理念和成就。

  这也可以作为我写的Python快速教程的序篇。

  Python的起源

  Python的作者,Guido von Rossum,确实是荷兰人。1982年,Guido从阿姆斯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Amsterdam)获得了数学和计算机硕士学位。然而,尽管他算得上是一位数学家,但他更加享受计算机带来的乐趣。用他的话说,尽管拥有数学和计算机双料资质,他总趋向于做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并热衷于做任何和编程相关的活儿。

  

  Guido von Rossum

  在那个时候,他接触并使用过诸如Pascal、C、 Fortran等语言。这些语言的基本设计原则是让机器能更快运行。在80年代,虽然IBM和苹果已经掀起了个人电脑浪潮,但这些个人电脑的配置很低 (在今天看来)。比如早期的Macintosh,只有8MHz的CPU主频和128KB的RAM,一个大的数组就能占满内存。所有的编译器的核心是做优化,以便让程序能够运行。为了增进效率,语言也迫使程序员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以便能写出更符合机器口味的程序。在那个时代,程序员恨不得用手榨取计算机每一寸的能力。有人甚至认为C语言的指针是在浪费内存。至于动态类型,内存自动管理,面向对象…… 别想了,那会让你的电脑陷入瘫痪。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