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service @comment 原理

本文介绍了Spring 2.5版本中的新特性,包括注解驱动的依赖注入、自动扫描机制等内容,并详细讲解了如何配置和使用这些新特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首先了解从spring2.5增加的新特性:

这些新特性包括:注解驱动的依赖性注入(annotation-driven dependency injection),使用注解而非XML元数据来自动侦测classpath上的Spring组件,注解对生命周期方法的支持,一个新的web控制器模型将请求映射到加注解的方法上,在测试框架中支持Junit4,Spring XML命名空间的新增内容,等等。

1.前提条件   引入context 的 Schema命名空间 在配置文件中添加context:annotation-config标签

为了获得新的的特性  首先要引入新的context的Schema命名空间,该命名空间对注释驱动、属性文件引入、加载期织入等功能提供了便捷的配置。我们知道注释本身是不会做任何事情的,它仅提供元数据信息。要使元数据信息真正起作用,必须让负责处理这些元数据的处理器工作起来。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ao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
     xmlns:tx="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
     xmlns:jdbc="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jdbc"
     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xsi:schemaLocation="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3.0.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3.0.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jdbc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jdbc/spring-jdbc-3.0.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spring-tx-3.0.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spring-aop-3.0.xsd">

    <!--

     这个配置隐式注册了多个对注释进行解析处理的处理器,代码中就可以直接使用@Autowired, @Required等annotaion了。 

 
 
  1. Autow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对应@Autowire,Common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对应@Resource等,  
  2. Persistence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Requ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对应@required

    -->

    <context:annotation-config />  

    </beans>

 

2.自动装配属性实例。

使用@Autowired或@Resource注解方式进行装配,这两个注解的区别是:

@Autowired 默认按类型装配,@Resource默认按名称装配当找不到与名称匹配的bean才会按类型装配。

强烈建议 放弃@Autowire 使用@Resource 原因 spring支持标准

Spring支持JSR-250注解

 

即 Java EE5中引入了“Java平台的公共注解(Common Annotations for the Java Platform)”,而且该公共注解从Java SE 6一开始就被包含其中。

在2.5版本中,Spring框架的核心(core)现在支持以下JSR-250注解:

  • @Resource
  • @PostConstruct
  • @PreDestroy

结合Spring,这些注解在任何开发环境下都可以使用——无论是否有应用程序服务器——甚至是集成测试环境都可以。

 

使用方式:可以用来标注在字段或属性的setter方法上.如果标注在字段上,则可以省略掉该属性的getter 和setter方法。

同时

所要注入实例bean的名称可以通过@Resource的name属性指定,如果没有指定name属性,

1.当注解标注在字段上,即默认取字段的名称作为bean名称寻找依赖对象

2.当注解标注在属性的setter方法上,即默认取属性名作为bean名称寻找依赖对象。

 

//用于字段上  

@Resource(name="personDao")  

 private PersonDaopersonDao;

 

//用于属性的set方法上  

@Resource(name="personDao")  

public void setPersonDao(PersonDao personDao) { 

  this.personDao = personDao;  

 

注意:如果没有指定name属性,并且按照默认的名称找不到依赖对象时, @Resource注解会回退到按类型装配。但一旦指定了name属性,就只能按名称装配了。

 

3.spring自动扫描机制

spring2.5为我们引入了组件自动扫描机制,它可以在classPath路径底下寻找标注了@Component、@Service、@Controller、@Repository注解的类,并把这些类纳入进spring容器中管理。它的作用和在xml文件中使用bean节点配置组件是一样的。

也就是要spring自动扫描机制只会查找指定类路径下包含@Component、@Service、@Controller、@Repository这四种注解的类。

要使用自动扫描机制,我们需要打开以下配置信息:

1、引入context命名空间 需要在xml配置文件中配置以下信息: 同上先引入context 命名空间,同时

2、在配置文件中添加context:component-scan标签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 

其中base-package为需要扫描的包(含子包)。

注:

1、在使用组件扫描元素时,Autow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Common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会隐式地被包括进来。 也就是说,连个组件都会被自动检测并织入 - 所有这一切都不需要在XML中提供任何bean配置元数据。也就是说如果使用了context:component-scan标签,就可以不需要再引入context:annotation-config标签

 

<context:component-scan />还允许定义过滤器将基包下的某些类纳入或排除。Spring支持以下4种类型的过滤方式:

过滤器类型 表达式范例 说明 
注解 org.example.SomeAnnotation 将所有使用SomeAnnotation注解的类过滤出来 
类名指定 org.example.SomeClass 过滤指定的类 
正则表达式 com\.kedacom\.spring\.annotation\.web\..* 通过正则表达式过滤一些类 
AspectJ表达式 org.example..*Service+ 通过AspectJ表达式过滤一些类 

以正则表达式为例,我列举一个应用实例:

Java代码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casheen.spring.annotation"> 
    <context:exclude-filter type="regex" expression="com\.casheen\.spring\.annotation\.web\..*" />
</context:component-scan>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casheen.spring.annotation">
                <context:exclude-filter type="regex" expression="com\.casheen\.spring\.annotation\.web\..*" />
        </context:component-scan>

值得注意的是<context:component-scan />配置项不但启用了对类包进行扫描以实施注释驱动Bean定义的功能,同时还启用了注释驱动自动注入的功能(即还隐式地在内部注册了Autow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和Common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因此当使用<context:component-scan />后,就可以将<context:annotation-config />移除了。

2.为需要被扫描的类添加相应的注解,注解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Service用于标注业务层组件、

@Controller用于标注控制层组件(如struts中的action)、

@Repository用于标注数据访问组件,即DAO组件。

而@Component泛指组件,当组件不好归类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注解进行标注。 这四种注解仅仅是角色不同,但实质都一样。

细节问题总结:

1.当我们进行测试时,用ApplicationContext对象的getBean()方法寻找组件。在之前的配置文件中我们会用<bean>标签的id属性去定义,在使用自动扫描注解后怎样获得组建的id呢?

在这种情况下,Spring会将被标注注解的类名,然后再将该类名的第一个字母变为小写,放到getBean()方法中。如:UserBizImpl类的组件Id就会是userBizImpl,获取时为context.getBean("userBizImpl");

那么,我们在使用注解时可以自定义组件的Id吗?

当然可以。我们需要在为相应的类添加注解时,在注解之后添加自定义的类名,例如:

@Service("userBiz")

public class UserBizImpl implements UserBiz {

……

}

当我们在获取该组件时,为context.getBean("userBiz);

2.在配置文件中我们可以对组件(bean)的作用域范围进行设置,它的默认值是单例模式,那么在添加注解的情况下,我们怎样设置组件的作用域范围呢?

我们可以直接在为类添加注解的同时,运用另一个注解@Scope("prototype")来设置,如下

@Service("userBiz")@Scope("prototype")

public class UserBizImpl implements UserBiz {

……

}

3.在使用注解时,为组件设置初始化和销毁方法:

在添加注解的相应的类中,如果想初始化或销毁某个方法,我们可以直接在方法上添加注解,如下:

@PostConstruct

public void addItem() {

System.out.println("初始化方法");

}

@PreDestroy

public void testItem() {

System.out.println("释放资源");

}

4.在使用Spring自动扫描组件后,怎样进行依赖注入?

运用注解@Resource和@Autowired,并为依赖对象设置名称,例如:

@Resource(name="userDao")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 null;

首先它会根据名称去找Spring自动扫描的并加入到Spring容器的组件(bean),如果有相同的名称,则进行依赖注入,如果没有相同的名称。则会根据类型区寻找组件。

 

理解以上的内容后,你就可以很轻松的实现spirng零配置。

 

------------------------------------------------------------------------------------------------

项目后期开发工作 定义了大量的bean,现在需要为每个数据库操作添加 日志记录,所以就定义了一个logBiz,

如果按照通常的做法,需要修改所有的配置文件 添加property属性,现在使用自动注入机制。

在baseAction中添加通用日志方法,留出一个IogBiz接口,在继承的子类action中,定义一个logBiz属性 并用@Resouce 注解。即可。

<think>好的,用户问的是“什么是注解”,我需要先回想一下之前的学习内容。之前在总结SSM框架的时候,提到了很多注解的使用,比如Spring中的@Component、@ServiceSpring MVC中的@Controller、@RequestMapping,还有MyBatis相关的。用户可能是在学习Java或者框架的时候遇到了注解,想了解基本概念。 首先,得确定用户的基础。可能用户是刚开始学Java,或者刚接触框架,对注解不太清楚。需要从基础讲起,解释注解是什么,而不仅仅是框架中的使用。不过用户之前问过SSM框架的学习笔记,所以可能已经有Java基础,现在在学习框架时遇到了注解,需要更详细的解释。 注解在Java中是一个重要的特性,特别是在框架里大量使用。用户可能想知道注解的定义、作用,以及常见的使用场景。要分点回答,结构清晰,可能还要举例子,比如@Override,这样用户更容易理解。 另外,用户可能对元注解不太了解,比如@Target、@Retention这些,需要解释它们的作用。还有自定义注解的部分,虽然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用不到,但了解一下过程也是好的。 需要注意之前用户给的系统级指令,回答要结构清晰,使用中文,数学公式用$...$,独立公式用$$...$$。不过这个问题可能不需要太多公式,但如果有代码示例或术语,需要用合适的格式。比如提到元注解时,用代码块显示@Target(ElementType.METHOD)这样的例子。 可能还要区分注解和注释的不同,避免混淆。同时,强调注解在框架中的作用,比如简化配置,代替XML,这样用户能明白为什么SSM中那么多注解。 还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点,比如注解的处理机制,编译时和运行时的处理,但可能对于初学者来说太深入,简单提一下即可。重点放在定义、作用、常见注解和用法上。 最后,结合用户之前的学习内容,比如SSM中的注解,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用户能联系实际应用,这样更容易理解。比如在Spring中@Autowired用于自动注入,MyBatis中的@Select注解用于SQL映射。这样用户能明白注解在不同框架中的具体应用。 总结回答结构:定义、作用、分类、常见注解示例、自定义方法、与注释的区别,以及框架中的应用。这样分点回答比较清晰,帮助用户逐步理解。</think>$$注解(Annotation)\ 本质是代码中的元数据(metadata),以\ @符号开头的特殊标记,用于为程序元素(类、方法、字段等)附加说明信息,可以被编译器或框架解析利用。$$ --- ### 一、注解的核心特性 1. **数据载体** - 不直接影响代码逻辑,但能携带配置参数 ```java @RequestMapping(value="/user", method=RequestMethod.GET) ``` 2. **可被工具处理** - 编译器检查(如 `@Override` 验证方法重写) - 框架运行时解析(如 Spring 的 `@Autowired` 自动注入) --- ### 二、Java 标准注解示例 | 注解 | 作用 | 应用场景 | |-------------------|-------------------------------|--------------------------| | `@Override` | 声明方法重写父类/接口方法 | 继承/实现时方法覆盖校验 | | `@Deprecated` | 标记已过时的类/方法 | API 版本迭代兼容性处理 | | `@SuppressWarnings` | 抑制编译器警告(如`"unchecked"`) | 处理泛型擦除等场景 | --- ### 三、元注解(定义注解的注解) 1. **`@Target`** 指定注解可修饰的目标类型: $$ElementType.\begin{cases} TYPE(类/接口) \\ METHOD(方法) \\ FIELD(字段) \\ PARAMETER(参数) \end{cases}$$ 2. **`@Retention`** 控制注解保留阶段: ```java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运行时可通过反射读取 ``` --- ### 四、框架中的典型应用(以 SSM 为例) 1. **Spring** - `@Component`:标记为 Spring 管理的 Bean - `@Transactional`:声明事务边界 2. **Spring MVC** - `@GetMapping("/api")`:定义 RESTful 接口 - `@RequestBody`:绑定 HTTP 请求体到参数 3. **MyBatis** - `@Select("SELECT * FROM user")`:替代 XML 写 SQL - `@Param("id")`:映射方法参数到 SQL 变量 --- ### 五、自定义注解(示例) ```java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public @interface LogExecution { String value() default "默认操作"; } ``` 使用时通过反射解析: ```java Method method = obj.getClass().getMethod("test"); if(method.isAnnotationPresent(LogExecution.class)){ LogExecution log = method.getAnnotation(LogExecution.class); System.out.println("操作日志:" + log.value()); } ``` --- ### 六、与注释(Comment)的区别 | | 注解(Annotation) | 注释(Comment) | |----------|-------------------------------|-------------------------| | **形式** | `@注解名`,有固定语法结构 | `//` 或 `/*...*/` | | **作用** | 被编译器/框架读取并处理 | 仅供人类阅读,无程序影响 | | **示例** | `@Service` 定义业务层组件 | `// 用户登录验证逻辑` | --- $$总结:注解是 \begin{cases} 1.\ 现代化框架配置的核心手段 \\ 2.\ 提升代码简洁性的关键工具 \\ 3.\ 反射机制的重要应用场景 \end{cases} \quad (学习建议:结合反射机制理解底层原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