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职责
操作管理职责
配置管理
保证级别
物理安全
安全资源配置
网络和资源可用性
预防措施
补丁管理
事件管理
恢复策略
灾难恢复
业务连续性计划和实践
可靠性
调查
个人安全问题
运营部门的角色
组织的威胁:机密数据泄漏、资产失盗、数据受损、服务中断以及对物理或逻辑环境的破坏
运营安全设计配置、性能、容错、安全性以及问责和验证管理,确保适当的操作标准于合规性要求得到满足
行政管理
处理人员问题:
职责分离(确保一个独立行动的人通过任何方法都无法危及到公司的安全,防御性控制)和岗位轮换(很多人执行过一个岗位的任务,检测性控制)
最小特权和“知其所需”,存在共生关系
网络管理员责任:确保网络和资源的高可用及性能
安全管理员:
- 确保安全不会被忽视或处于较低的优先级
- 实现和维护安全设备与软件
- 执行安全评估
- 创建和维护用户资料,实现和维护访问控制机制
- 配置和维护强制性控制环境中的安全标签
- 管理口令策略
- 检查审计日志
可问责性
用户访问资源的权限必须被限制和适当地加以控制,以确保过度的特权没有机会对公司及其资源造成损害。用户的访问尝试和活动需要被适当地监控、审计和记录
阀值级别(clipping level):定义阀值,允许一定的错误
保证级别
操作保证:产品的架构、嵌入的特征和功能
生命周期保证:设计规范、阀值级别配置、单元和集成测试、配置管理以及可信分发
运营责任
运营安全:安全措施和对策,以保护资源、信息于驻留信息和资源的硬件,目标是降低非授权访问或滥用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负责处理反复发生问题、不寻常或无法解释的事件、不定期的初始程序加载、偏离标准以及网络上其他奇怪或异常的条件
- 不寻常或无法解释的事件 集中监控和事件管理解决方案
- 偏离标准 标准的设定与计算服务级别和他们如何被测定有关
- 不定期的初始程序加载(重启) 将操作系统内核加载到计算的主存中,网络运营团队负责重启事故,若违背系统安全性,由安全操作小组处理
配置管理
系统控制是安全运营的一部分。
1.可信恢复
当一个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崩溃或司机时,不应让系统处于任何类型的不安全状态。
操作系统对重启故障的响应
- 系统重启
- 紧急系统重启动 内核或者介质故障,低特权用户进程企图访问受限制的内存段引起的
- 系统冷启动 常规措施不能将系统恢复到更一致的状态时
1.系统崩溃后
- 进入单用户或安全模式
- 修复问题并恢复文件
- 确认关键的文件和操作
2.安全关注
- 引导顺序应当不能重新配置
- 不应避开在系统日志中写入动作
- 应当禁止系统被迫关闭
- 应禁止输入变更路线
2.输入与输出控制
- 输入到系统中数据格式正确并经确认,确保数据不是恶意的
- 事务是原子性的,可防止检验时间/使用时间攻击
- 在线交易必须记录在案并添加时间标记
- 添加防御措施来确保输出安全到达目的地
3.系统强化
- 物理安全-保安、关卡、围墙、带刺铁丝网、照明、上锁的门
- 开发标准加固镜像(GM),确定系统镜像的所有用户需要的应用和服务,开发安全配置,漏洞扫描
4.系统远程安全访问
- VPN双因素验证
- 不得以明文传输命令和数据
- VPN使用SSH
- 在本地管理关键系统
- 只允许少数管理员执行远程功能
物理安全
1.设施访问控制
- 锁 机械锁、弹簧锁、密码锁
2.人员访问控制
- 生物测定学系统、智能卡或存储卡、账户/PIN/密码、身份验证
- 混入问题(piggybacking)
3.外部边界保护机制
- 控制人和车流量
- 针对不同安全区域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