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时期,代码复用,用的是跳转,也就是goto,坏处很多,最明显的是
- 不容易流程控制.
- 项目稍微大些,重用难以设计并且代码可读性变差.
- 大项目的难度以指数形式增长.
结构化编程:我们有三种代码结构。1.顺序 2.条件 3.循环
结构化编程解决了流程的控制问题,复杂流程的设计和简单数据类型失去了原来的平衡,即便引入了结构体,数据种类的繁多和逻辑的复杂度也让编程难以为继,这里我们应该看到,现在的复杂度已经和goto时期的不一个层次了。是更深远一层的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了.
SmallTalk 是第一个尝试把逻辑和数据关联起来的语言,这就是最初的面向对象。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数据和逻辑的关联是结构化编程的一种扩展,原初的目的是去解决复杂逻辑对简单数据的失衡。现在让数据变的“智能”化,这样的思路生产并发展了构建复杂系统的最小单元。基于这种特性,这种设计更好的易于描述现实的对象,但并不是说,一切都是对象是我们出发点和动力源,这句话虽然没错,可不会对一个程序员带来多少"正能量“.